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产业投资:城投平台迈向“市场化主体”与“产业赋能者”的转型核心

发布时间:2025-11-23 08:55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长期以来,城投平台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随着土地财政模式的见顶和传统基建投资回报率的持续走低,依赖政府信用、从事单一融资建设的“老路”已难以为继。面对深刻的时代变局,产业投资正成为城投平台破局重生,从单一的“融资平台&rd...

 

产业投资:城投平台迈向“市场化主体”与“产业赋能者”的转型核心

汪传虎

 

 

长期以来,城投平台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随着土地财政模式的见顶和传统基建投资回报率的持续走低,依赖政府信用、从事单一融资建设的“老路”已难以为继。面对深刻的时代变局,产业投资正成为城投平台破局重生,从单一的“融资平台”向“市场化主体”和“产业赋能者”战略转型的核心抓手与不二法门。

 

一、 转型之迫:告别“输血”依赖,亟待“造血”新生

 

传统城投模式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宏观环境变化使得原有业务根基动摇;另一方面,自身积累的债务风险亟待化解。单纯依靠政府信用和基础设施“代建”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输血”机制,缺乏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城投平台必须找到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市场化业务,打造强大的“造血”功能。这不仅是生存下去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投资,正是打开这扇未来之门的钥匙。

 

二、 转型之径:产业投资的双轮驱动与模式创新

 

产业投资并非简单的资本投入,而是一套组合拳,其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资产增值与产业协同。

 

1.直接股权投资与经营性业务拓展: 城投平台可以利用其对地方经济的深刻理解,直接入股或控股当地具有潜力的优质产业企业。这不仅能为城投自身注入优质资产、改善财务报表,更能通过资源导入、战略协同,助力被投企业成长,直接赋能地方实体经济,实现从“城市建设者”到“产业合伙人”的角色转变。

 

2. “直投+基金”的杠杆化运作(园区平台的优选路径): 对于具备产业集聚优势的园区级城投平台,设立或参与产业投资基金是更为精妙的打法。在此模式下,政府引导资金、城投自有资金作为有限合伙人(LP)注入基金,以此撬动并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如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等)共同参与。这一模式巧妙地将城投从“全额投资者”转变为“资本组织者”,实现了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既放大了资金规模,分散了投资风险,又借助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的力量,精准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 转型之效:构建良性循环,重塑核心价值

 

通过产业投资,城投平台得以重塑其商业逻辑和价值链条。

 

· 构建“投资-建设-运营”闭环: 产业投资让城投的业务链条得以延伸。例如,投资一个智能制造项目后,城投可以承接其产业园区的建设,并后续提供园区运营、数据服务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循环的商业模式,极大增强了经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 服务战略与化解风险并举: 主动布局前沿产业,完全契合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同时,投资成功带来的利润回报,为平台提供了化解存量债务的宝贵现金流,转型本身就成了最有效的“排雷”手段。

 

·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赋能”: 城投平台不再仅仅是政府指令的被动执行者,而是通过产业投资,主动培育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地方产业的“赋能者”和创新生态的“构建者”。特别是在中央大力倡导的数字经济领域,城投平台完全可以凭借其在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先天优势,切入工业互联网、数据要素市场等赛道,开辟全新的增长极。

 

产业投资,远不止是城投平台的一项新业务,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它要求城投平台彻底转变思维,建立市场化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管控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这条路充满挑战,对城投公司在发展战略,人才结构,经营理念,和资源支撑等提出更高要求。但方向已然明确,而且城投公司也具备统筹区域政策、资金、空间资源等优势。唯有紧紧抓住产业投资这一核心抓手,城投平台才能成功穿越周期,褪去“融资平台”的旧壳,进化成为与城市共生长、与产业共繁荣的“市场化主体”和“产业赋能者”,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作者系泛华集团副总裁)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