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债+贷”组合联动:破解融资难题,驱动区域重大项目落地引擎

发布时间:2025-11-20 09:4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时期,区域重大项目的谋划与落地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抓手。然而,巨额的资金需求、项目资本金的短缺以及单一的融资渠道,常常成为制约项目启动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债+贷”组合联动这一创新投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债+贷”组合联动:破解融资难题,驱动区域重大项目落地引擎

汪传虎

 

 

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时期,区域重大项目的谋划与落地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抓手。然而,巨额的资金需求、项目资本金的短缺以及单一的融资渠道,常常成为制约项目启动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债+贷”组合联动这一创新投融资模式应运而生,正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为区域重大项目的破局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一、超越简单叠加:一种系统性的融资新范式

 

“债+贷”组合联动,绝非政府专项债券与金融贷款的简单“1+1”拼盘。它是以政府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基础资金),以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贷款作为补充债务资金,通过结构化的设计与配套衔接,形成的一个有机协同的融资体系。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资金组合的联动、风险控制的协同以及综合效应的倍增。

 

这一模式精准击中了项目落地的两大痛点:

 

· 一是解决“启动难”:许多重大项目因资本金无法到位而长期停留在规划阶段。专项债券可作为合规的资本金,一举撬动项目启动的“第一杠杆”。

 

· 二是解决“融资贵”:单纯依靠商业贷款,融资成本高、期限不匹配。组合模式中,低成本的专项债与灵活的金融贷款相互配合,有效优化了项目的整体融资结构。

 

二、核心运作机制:如何撬动千钧?

 

“债+贷”模式的顺畅运行,依赖于一套精密设计的机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合规性是前提,专项债精准“开路”

 

政府专项债券的投向,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确定的正面清单,如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城乡冷链物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这意味着,区域的重大项目谋划,必须首先立足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导向与短板领域,确保项目本身具有充分的合规性与必要性。专项债的注入,不仅提供了启动资金,更向市场传递了政府支持该项目的明确信号,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心。

 

2. 现金流是生命线,实现“自我造血”

 

无论是专项债券的本息偿还,还是金融贷款的还本付息,最终都依赖项目自身产生的稳定现金流。这彻底改变了过去依赖政府信用和财政兜底的惯性思维,倒逼项目谋划阶段就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和财务测算,设计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收费公路、供水供热、停车场、产业园租金等),确保项目建成后具备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3. 金融贷款是“活水”,保障建设“不停摆”

 

专项债券资金规模有限,且使用有严格规定。金融贷款的及时补充,成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直至完工的关键。实践中主要有两类渠道:

 

· 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专项借款,与重大项目长达10-30年的运营周期高度匹配,是理想的合作伴侣。

 

· 商业银行:提供灵活的贷款服务,作为资金流的有效补充,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粮、不停工。

 

三、实践路径:区域重大项目如何借势而起?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运用“债+贷”模式推动项目落地,需要转变思维,主动谋划。

 

· 谋划阶段:从“要钱”到“谋项目”

 

地方政府需从“被动申请资金”转向“主动谋划优质项目”。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精心策划一批既能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又具备稳定现金流的“双效益”项目。项目库的建设应提前、精准、高质量。

 

· 设计阶段:强化“一案两书”的深度

 

专项债券的《实施方案》、《财务评估报告书》和《法律意见书》是融资的基础。在此阶段,就应提前考虑与金融贷款的衔接,在现金流测算、还款方式、抵押担保结构等方面为后续融资预留接口,实现“无缝对接”。

 

· 落地阶段:建立高效的银政企协同机制

 

地方政府应扮演好“协调员”和“服务员”的角色,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项目信息,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审批、用地等环节畅通,为“债+贷”组合的最终落地扫清障碍。

 

典型案例领域:

 

· 交通基础设施:如一条高速公路,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解决征地拆迁等前期投入;政策性银行贷款覆盖大部分建设工程款,未来以通行费收入偿还。

 

· 产业园区建设:专项债用于园区“七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价值;商业银行贷款为入园企业提供建设流动资金,园区通过租金、服务费实现收益。

 

· 水务环保项目:专项债投资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续运营资金及部分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以污水处理费作为还款来源。

 

四、展望与启示

 

“债+贷”组合联动模式,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它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放大了公共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一模式,意味着掌握了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重大项目加速落地的“金钥匙”。它要求地方政府不仅要会“找项目”,更要会“造环境”、“搭平台”、“控风险”,最终在合规的框架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深入推广和不断完善,必将有更多惠及民生、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在华夏大地上拔地而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泛华集团副总裁)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