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突破地形限制,解锁“云端筑路”新技能

发布时间:2025-10-23 17:06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香格里拉洛吉乡的崇山峻岭间,海拔高度2500米以上,一架无人机正吊着百余斤的防护材料腾空而起,几分钟后便稳稳地降落在工人们的面前。这不是在拍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宁香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的真实事例:在螺旋桨嗡嗡的轰鸣声中穿云破雾,打破了地理环境限制的桎梏,一场关于效率、成本与生态的变革悄然发生。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贾宝澄)香格里拉洛吉乡的崇山峻岭间,海拔高度2500米以上,一架无人机正吊着百余斤的防护材料腾空而起,几分钟后便稳稳地降落在工人们的面前。这不是在拍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宁香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的真实事例:在螺旋桨嗡嗡的轰鸣声中穿云破雾,打破了地理环境限制的桎梏,一场关于效率、成本与生态的变革悄然发生。

 

 

云南,这片占全国国土面积4.1%的土地,却孕育着中国最复杂的地理形态,“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便是最为生动描绘和写照。传统印象里,这种条件下修建便道必然离不开人背马驮,顶着烈日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每日数小时辛勤劳作。受限于地形,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甚至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困扰着广大建设者。

 

中交一公局四公司参建的云南宁香高速公路斜拉桥项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由于项目位于山区,桥隧比为惊人的99.75%,全部施工作业点均需新建便道方可进入,全线规划施工便道总长更是高达16.6公里,且便道全部位于山腰陡坡路段,挖填、防护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连测量经验丰富的专家都倒吸一口冷气,称呼其为四公司最难修的便道之一。

 

 

既有道路与设计便道之间的高差平均在50-60米,所经过的山体坡度大部分在50-70度之间。与此同时,由于一级保护林地基本覆盖所有施工便道,项目所面临的安全文明施工、环水保、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的管控不言自喻。诸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纵使全体参建人员铆足了干劲,辛苦奋战了几个月,但施工进度推进缓慢如同一盆盆冷水,不断浇灭着心中如火的热情。

 

关键时刻,一个大胆创新又紧跟时代的想法应运而生——顺应低空经济的潮流,以无人机为先锋,在层峦叠嶂中开辟出一条空中走廊,解锁“云端筑路”的新技能。

“听到这个消息,最为兴奋的还是现场工人”,项目技术员小王介绍到,“听说要搞无人机后天天问我,啥时候能到”。在众人的期盼中,这一新奇事物很快迎来了它的第一次飞行,引来了大片围观——时而爬升匀速前进,时而悬停调整姿态,一次次腾空而起,又一次次精准降落,硬生生的“啃”出进度,仿若空中的精灵穿梭在陡峭山崖间,原本看似无法逾越的天堑正在一点点的化作通途。

 

 

“最开始还是有点担心的,但现在全是开心和轻松”,看到无人机的惊艳首秀,协作队伍负责人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最开始我们4个人,每人每天也就能扛6-7趟,不仅效率低,而且还累;后来雇骡子去拉,有些地方上不去,也得全程跟着随时准备配合。现在用无人机在空中走直线,我们只需要负责材料的装卸,这一天的效率顶的上之前干一星期,工作量也大大降低”。无人机仅用一天的时间,便晒出了亮眼的数据,打消了众人心中的疑虑。

 

凭借着“稳定、高效”的表现,无人机成为了项目新的得力助手。项目也将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材料码放、场地规划等准备工作,优化电池轮换,更好的实现无间断运输,推广无人机技术至其他工点,用心描绘着无人机穿梭与中交人忙碌身影交相辉映的崭新画卷,打通“运输慢、成本高、风险大”的堵点与痛点,在原本的“不可能”中书写新的“筑路奇迹”。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