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水退人进守邕江,高效抢险保民生

发布时间:2025-10-23 17:0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2025年10月,受三轮台风叠加影响,邕江南宁城区河段遭遇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超警戒水位3米左右洪峰过境后,沿岸多地遗留安全隐患。关键时刻,中交一公局四公司两港一区项目团队接南宁交投通知后迅速响应,以“水退人进、随退随清”为核心策略,在民生码头、凌铁桥球场等四大区域同步开展抢险行动..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冷翔)2025年10月,受三轮台风叠加影响,邕江南宁城区河段遭遇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超警戒水位3米左右洪峰过境后,沿岸多地遗留安全隐患。关键时刻,中交一公局四公司两港一区项目团队接南宁交投通知后迅速响应,以“水退人进、随退随清”为核心策略,在民生码头、凌铁桥球场、蒲庙码头和孔庙码头、良庆桥南侧沿岸四大区域同步开展抢险行动,用5天连续奋战,为城市基础设施恢复与市民生活回归正轨筑起“安全屏障”。

 

 

水退即行动,8人指挥+150人队伍“闪电响应”

 

“民生码头水位已降至安全线,铲车组立刻进场清淤!”10月12日清晨,随着项目负责人的指令下达,33台铲车、12台水车、7台挖机组成的抢险队伍分四路出发,奔赴四大抢险点。此次行动,项目共投入8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蓝马甲志愿者小组进行现场调度,150名工人分成10个作业小组,每一组都配备“清淤+修复+消杀”的全能力量——这是项目团队结合前期安全培训,针对洪后处置制定的“模块化作战”方案。

 

“不能等水完全退干,得跟着水位走,晚一步淤泥就结硬了!”在凌铁桥南侧沿岸,南宁交投的领导一边操控铁锹清理步道淤泥,一边向身边的年轻队员讲解。此时,两台铲车正交替转运被冲毁的树木断枝,水车则紧随其后冲洗路面。

 

 

分点攻坚:四大区域的“定制化抢险”

 

民生码头、蒲庙码头、孔庙码头:清淤+加固,守好“水上通道”。作为南宁市重要的便民码头,民生码头和蒲庙码头沿岸淤积着厚厚的泥沙,还夹杂着大量漂浮物。抢险团队先用铲车开辟出“作业通道”,再由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码头地面。针对码头引桥栏杆松动、系船柱锈蚀的问题,立即用备用钢材进行临时加固,确保后续市民通行安全。

 

 

凌铁桥球场:机械+人力+市民支援,抢回“运动空间”。12日上午,凌铁桥片区的3个球场与市民活动广场上,抢险作业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项目投入的10台铲车往来穿梭,前轮铲起半米厚的淤泥后,稳稳驶向江边倾倒;50名工人则排成横向队列,手持铁锹将铲车无法触及的边角淤泥归拢,再合力推向江坡,一堆堆浑浊的淤泥顺着斜坡滑入江中,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4台水车同步在场地边缘作业,水柱冲刷过的地面,逐渐显露出原本的篮球场地底色。

 

正当大家干得额头冒汗时,上午10时许,2台消防水车鸣着警笛赶到现场,高压水枪对准场地缝隙中结块的淤泥强力喷射,瞬间冲散了顽固的泥块,为人工清理减轻了负担。更让人暖心的是,周边小区的居民也陆陆续续赶来支援,大家扛着铁锹加入队列,还有的市民送来矿泉水和手套,年轻人主动用手机拍摄现场画面,呼吁更多人“力所能及出份力”。

 

良庆桥南侧沿岸:清理+修复,还原“生态步道”。良庆桥南侧沿岸的步道被冲毁的砖石、树木断枝覆盖,部分绿化带也有受损。抢险团队采用“先清障、再修复”的思路,铲车清理大块杂物后,工人手工分拣细小垃圾,让沿岸步道不仅“能走”,还更“好看”。

 

 

项目作支撑:央企担当的“硬核底气”

 

此次抢险清淤能快速推进,离不开两港一区项目的“家底支撑”,共投入工人447人次,机械设备139台次,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完成调试和集结;150名工人中大部分参加过去年邕江沿线抗洪,具备丰富应急经验;8名管理人员则熟悉南宁沿岸地理环境,能精准制定分区域作业计划。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