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中建八局色达高海拔构网型储能实证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2025-09-20 10:02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色达县10万千瓦高海拔构网型储能实证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新能源+构网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为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提供重要实践参考。

中华建设网讯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色达县10万千瓦高海拔构网型储能实证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新能源+构网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为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提供重要实践参考。

 

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占地面积达165万平方米,其直流侧总装机容量为120.66MWp,交流侧总容量100MW,共包含34个子阵,并新建1座110kV升压站。项目创新性采用“草光互补”开发模式,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有机结合,打造出“上可发电、下可畜牧”的绿色生态开发格局,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约21718.8万kWh,这一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68万吨,生态效益显著,相当于再造29.47万亩森林,将有效改善当地区域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海拔、极寒天气带来的多重挑战。项目地处海拔4000米区域,平均气温低至-20℃,施工现场冻土层深厚,打桩作业难度极大,如同“在石头上插筷子”,精度和稳定性控制难度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攻克这一难题,中建八局项目团队多次开展实验,最终决定选用PHC管桩代替传统灌注桩,在提升桩基稳定性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团队采用履带式高原打桩机,并搭配三维可视化管桩定位技术,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精度。凭借科学的施工方案和高效的执行能力,项目团队仅用128天就完成了46299根基础桩、5427组支架与组件、13.86公里集电线路、1000公里低压直流线路、44公里低压交流线路、34台箱变、373台逆变器、1台站用变、1座汇集站以及7.35公里新建道路的建设任务,创造了高海拔地区新能源项目建设的高效典范。

 

项目始终秉持“新能源+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发展理念,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积极助力当地民族地区发展。项目首创“高支架+可调倾角”、高原“草光互补”系统,支架净空高度达3.2米,配合牧草轮作机制,在保障发电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项目周边区域植被覆盖率同比提升40%。

 

此外,项目坚持“属地发展”思想,积极为当地藏族同胞提供就业机会与技能培训。截至项目竣工,已累计吸引500名周边牧民就业,带动当地牧民人均年增收2.4万元,切实将项目发展红利转化为属地群众的实际收益,进一步筑牢了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中建八局未来将继续坚守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理念,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