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王建军:以"工程师思维"重塑建筑产业生态的领航者

发布时间:2025-08-27 09:50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在浦东新区的办公室里,上海中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正在审阅最新一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三维模型。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企业家,身上依然保留着三十年前初入行时的工程师气质。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王馨)在浦东新区的办公室里,上海中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正在审阅最新一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三维模型。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企业家,身上依然保留着三十年前初入行时的工程师气质。"建筑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他推了推眼镜,"而是用科技创新重构城市肌理的艺术。"

 

第一章:从"工地技术员"到"数字建造布道者"

 

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王建军,带着卷尺和图纸扎根施工一线。如今,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的不再是传统蓝图,而是装载着BIM系统的三块曲面显示屏。

 

"这是我们在临港新片区打造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王建军向记者演示着实时跳动的数据看板,2000多个传感器将施工进度、材料损耗、安全指标等数据即时回传。这套由他主导研发的系统,使项目综合效率提升40%。

 

第二章:破解建筑业"不可能三角"

 

"质量、成本、进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必须用技术创新来破解。"王建军独创的"三精管理"模式(精准设计、精密施工、精细运维),在嘉兴栖真路大桥项目中创下提前竣工的纪录。

 

记者在公司承建的新项目现场看到,预制率达到65%的装配式建筑像"搭积木"般有序组装,无人机正在进行质量巡检。"我们自主研发的轻质高强混凝土,使建筑自重减轻20%,但强度提升15%。"技术总监介绍说。在雄安新区220KVA输变电工程项目中,针对主体结构钢筋用量较大,钢筋排布较密集的部分,王建军创新采用BIM模拟,防碰撞技术,减少材料浪费;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大大降低了碳用率,节约了工期,为整个工程节约造价10%,节碳率30%,得到了业主和雄安地区政府的高度认可。

 

第三章:民生生态“中国方案”

 

在长三角民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工建设承建的青草沙水库饮水水源地防渗墙工程项目引发业界关注。

 

青草沙水库是目前上海境内供水规模最大、工程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饮用水水源地水库,也是上海市饮水工程水源点防护工程。作为上海市生命源泉,项目施工不容懈怠和疏忽,从水源点堤坝防渗墙形式的选型,到实施阶段的施工工艺参数、设备选型等,王建军前后进行了多次组织智能化模拟和实地试验,最终顺利完成施工目标,并得到行业内同仁的高度认可。

 

第四章:产业工人的"数字化转型"

 

"最让我自豪的不是盖了多少高楼,而是培养了多少新时代建筑人才。"王建军创建的"中工学院",已培训出3800多名掌握数字化技能的产业工人。

 

50岁的钢筋工老张现在每天用手机APP接收图纸,操作智能绑扎机器人。"以前弯腰干一天活累得直不起腰,现在看着屏幕按按钮就行。"这样的场景,正在中工建设全国各地承建的项目中成为常态。

 

夜幕降临,临港新区的灯光次第亮起。王建军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那里将应用我们最新的智能建造系统。建筑业的未来,应该是科技与人文的共生。"这位始终保持着技术人本色的企业家,正在用创新重新定义"中国建造"的内涵。(完)

 

在三个小时的采访中,王建军先后接听了技术团队关于新材料测试的请示,与高校教授讨论了智能算法优化方案,又抽空回复了产业工人的培训咨询。这种将战略眼光与工程细节完美结合的特质,或许正是他带领传统建筑企业突围的关键。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