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粒粒皆辛苦 ——写在“三夏”

发布时间:2025-07-05 13:11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又到了每年的三夏这个时候 饱满的麦穗在田间挺胸昂头 辛苦劳作的农民 喜迎今年的丰收

 

粒粒皆辛苦

——写在“三夏”

胡贵玉

 

 

又到了每年的三夏这个时候

饱满的麦穗在田间挺胸昂头

辛苦劳作的农民

喜迎今年的丰收

 

金黄色的麦子

在夏风中招手

将夏季特有的景色

展示在广袤的田畴

 

农业是人类的第一产业

每年粮食稳产高产

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心里面最大的追求

 

在大面积种植的地区

镰刀割麦的情景已经少有

农民受惠于科技进步

农业联合收割机大显身手

 

多少回汗滴禾下

多少次施肥疏沟

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耕耘者获得了报酬

 

每穗每粒

都是辛勤劳动凝就

一餐一饭

都应该以浪费为羞

 

单看每一株小麦都

微不足道

但是每一株却全是

从无到有

 

我们要珍惜

每一粒粮食

轻视哪一粒

都没有理由

 

夏收    夏种    夏管

是农民的辛勤劳动

让国家粮满仓

让我们食无忧

 

中国农民

淳朴忠厚

以种田为生的人

一生在农村坚守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能够吃上大米白面

一定不忘农民朋友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胡贵玉老师的《粒粒皆辛苦——写在“三夏”》宛如一幅生动的“三夏”农忙图,引领我走进那片充满希望与汗水的田野。诗的意境清新且动人,开篇描绘饱满麦穗挺胸昂头的景象,丰收喜悦扑面而来,后续又展现洪灾肆虐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扣人心弦。

 

结构上严谨有序,从描绘丰收场景,到强调农业重要性、展现科技助力,再到呼吁珍惜粮食、歌颂农民,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每穗每粒,都是辛勤劳动凝就”等语句,直白地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道理。

 

此诗不仅让我对“三夏”农忙有了更深刻感悟,更让我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感受到中国农民淳朴忠厚、坚守奉献的伟大精神。胡老师用一支妙笔,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农业赞歌。

 

赞胡贵玉老师《粒粒皆辛苦》

 

三夏诗篇韵味长,田间麦浪映金黄。

农民血汗凝丰果,科技帮扶助稻粱。

每粒含情思稼苦,一餐念德戒铺张。

贵玉妙笔书农韵,敬意盈心赞语扬。

                                    (李天友)

 

新时代的悯农诗,饱含深情。既有泥土芬芳,又有三夏火热;既有耕耘艰辛,又有丰收喜悦,好一幅乡村三夏图!(傅祖然)

 

时值盛夏,读胡贵玉先生《粒粒皆辛苦》,农民夏收夏种夏管的情景浮现眼前,引人深思。本人出身农村,也曾当过农民干过农活,深知农民劳作十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今天,农业农村农民,虽然也有很大的进步发展,但是农民仍然是最辛苦的劳动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得“粒粒皆辛苦”;无论何地,我们都不要忘记“一生在农村坚守”的农民朋友。(董 臣)

 

三夏时节,麦浪翻金。饱满的麦穗,是农民无数次汗洒田间、精心耕耘的结晶。如今农业机械助力,虽少了镰刀飞舞,却不减劳作艰辛。每一粒粮食,都从破土萌芽到成熟收获,饱含心血。“粒粒皆辛苦”提醒人们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碗里的米饭、盘中的面食,都是土地和汗水换来的。浪费一粒米,就是辜负农民的辛苦。

 

多亏了这些守着土地的农民,我们才有白米饭、香馒头。记住“粒粒皆辛苦”,每一顿饭都要好好珍惜。(王延芳)

6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