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触摸汉阳兵工厂的钢铁脉搏:樱花雨中的历史回响

发布时间:2025-07-05 10:20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乙巳年的仲春,汉阳的樱花如云似霞,热烈地绽放着。怀揣多年的敬慕,我趁偶住汉阳之机,于这万物复苏、花事正浓的时节,踏访了那片心驰神往的土地——汉阳兵工厂旧址。

 

中华建设网讯    乙巳年的仲春,汉阳的樱花如云似霞,热烈地绽放着。怀揣多年的敬慕,我趁偶住汉阳之机,于这万物复苏、花事正浓的时节,踏访了那片心驰神往的土地——汉阳兵工厂旧址。春风拂过,落英缤纷,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带着一丝历史的寂寥:听闻馆舍内的展陈已尽数迁往重庆,昔日可能存放机器、记录辉煌的展厅如今空空如也,唯有寂静。抚摸着那块镌刻着“汉阳兵工厂历史简介”的冰凉石碑,环顾四周,目光最终穿透飘舞的樱花雨,定格在那座饱经风霜的旧城门楼台之上——它孑然伫立在绚烂的春色里,像一个沉默而倔强的老兵,于柔美中透出刚毅,成为这片土地上最醒目的历史坐标。虽知地面遗存稀少,大量原物西迁,但这绚烂春华映衬下的空旷场地与孤独门楼,形成了强烈的时空对话,更强烈地牵引着思绪。冰冷的石面下,仿佛仍奔涌着滚烫的热血与不屈的呐喊。那一段段承载着家国命运、工业先驱与铁血荣光的厚重历史,如无声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站在这片曾熔铸国魂的土地上,望着空寂的馆舍、孑立的门楼,以及漫天飞舞的樱花,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穿透现实的物是人非,油然而生——实体的消逝或迁移,从未带走那融入山河血脉的钢铁意志,正如这年复一年怒放的樱花,昭示着生命与精神的生生不息。

 

回溯:钢铁脊梁的铸就与荣光

 

溯流而上,汉阳兵工厂诞生于清末积贫积弱、图存求变的洋务洪流之中。张之洞力排众议,奏准设厂。从艰难筹办,到克服万难动工、建成、投产,每一步都浸透着先驱者在时代夹缝中求索自强的汗水与坚韧。那闻名遐迩的“汉阳造”步枪,清脆的枪声不仅响彻训练场、战场,更如一声声惊雷,宣告着近代中国工业觉醒的号角。它绝不仅仅是一件武器,它是一个民族在风雨飘摇中,试图挺直脊梁、追赶世界的决心象征。在晦暗如磐的岁月里,这座崛起于汉水之滨的军工巨擘,以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精良,成为了国家重器。它所生产的枪炮,是前线将士抵御外侮、守护山河的最后依仗,是那个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实业救国”信念最悲壮的注脚。这辉煌而艰辛的起点,与今日樱花掩映下的空寂旧址、孑立门楼,形成历史长河中令人感慨万千又肃然起敬的对照。

 

坚守:烽火硝烟中的辗转与使命

 

山河破碎,烽火连天。抗战的硝烟中,汉阳兵工厂的命运与国家同频共振。为保工业命脉,它毅然西迁,这壮烈的迁徙,正是今日旧址馆舍空荡、实物稀少最直接的答案。在颠沛流离中与其他兵工厂艰难整合。设备拆卸装船,溯江而上,工人们肩扛手抬,在日机的轰炸下辗转千里。即使流离失所,那份锻造国之利器的使命从未断绝。它如同散落的火种,在后方继续燃烧,默默为抗战的熔炉添柴加薪,支撑着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业。此刻,望着空荡的展馆和飞舞的樱花,我仿佛看到当年设备装船、人员撤离的匆忙与决绝,那或许也是一个春天?而那座依然伫立的旧城门楼台,是否也曾在这樱花时节,默默目送过这支承载着民族希望的队伍踏上艰险的西行之路?抗战胜利后,历经变迁整合,直至新中国成立,其军工血脉始终流淌,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书写着属于中国军工的壮丽篇章,改变的只是番号,不变的是融入骨血的报国基因。

 

感悟(一):军人血脉里的担当传承

 

作为一名曾经手握钢枪的军人,站在这片空寂却樱花烂漫的土地上,凝视着那座孤独却昂然挺立于花雨中的旧城门楼台,汉阳兵工厂的历史于我,是跨越时空的灵魂共振。昔日,兵工厂以熔炉铸就守护家园的铁拳,军人则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那厂房中机器的轰鸣,纵然今日耳畔已难闻其声,眼前只余空旷,但精神殿堂的回响,因这孑然于花海中的门楼而愈发清晰、坚韧,仿佛与军营里的号角遥相呼应;那精益求精锻造枪械的匠心,恰如军人千锤百炼的过硬本领。工厂的担当与军人的使命,在保家卫国这四个大字上血脉相连,浑然一体。这座门楼,多像一位永不凋零、永不撤离的钢铁哨兵!在这象征生命与美好的樱花丛中,它的坚守更显其精神的可贵。如今,虽已解甲归田,但那份若有战召必回的赤诚,那份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热忱,早已融入骨髓。汉阳兵工厂在不同历史激流中,始终顺应时代需求,坚韧转型,牢牢坚守核心使命的历程,即使它的物理形态已分散、变迁,甚至在此地只留下空馆与这孤傲的门楼,给予我深刻的启迪:无论身处军营还是回归社会,无论在职还是退休,担当二字永不过时。我们都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让那份融入血脉的责任感如这岁岁盛开的樱花般持续绽放。

 

感悟(二):城建视角下的根脉守护

 

身为住建领域的老兵,此次在樱花怒放的仲春探访空馆孤楼的经历,让我对重读汉阳兵工厂的沧桑,有了更深切、更富诗意的体会。它绝非冰冷的厂房遗迹,而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工业灵魂的重要根脉。它亲历并参与了城市工业从蹒跚学步到筋骨渐强的艰辛历程,是城市肌理中不可磨灭的钢铁基因。眼前的空寂、那座孑然伫立于樱花树丛中的旧城门楼台,连同那些远在重庆的游子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丰富、充满历史张力的叙事场域。柔美的樱花与刚毅的门楼,刚柔相济,象征着这座城市乃至民族精神中不屈的韧性与生命的活力。这座门楼,是沧桑变迁最忠实的见证者,是精神不灭最直观的象征物。城市建设,不仅是规划蓝图上的高楼广厦、通衢大道,更在于珍视并激活这些承载着城市集体记忆与奋斗精神的工业遗产。它们是凝固的历史,是城市精神的具象化,是先辈们筚路蓝缕、实业报国的无声丰碑。面对这空馆孤楼与烂漫春景的交织,保护与阐释这份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愈发强烈。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富情感温度的工作,让这仅存的、如定海神针般扎根于此的旧城门楼台,其所承载的厚重故事与不朽精神,在四季流转中被更深入地挖掘、更精心地呵护、更动人地讲述。这启示我,即便离开工作岗位,依然可以发挥余热,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播这些弥足珍贵的城市工业记忆,让年轻一代不仅了解武汉造的荣光,更能从这绚烂春华映衬下的历史坚守、孤影中透出的深沉担当,触摸到城市发展最厚重的底蕴,传承那拼搏、创新与自强不息的不灭精神。

 

当樱花飘落在冰凉的石碑上,那座孑然挺立的旧城门楼台,在乙巳年仲春的汉阳兵工厂旧址,无声诉说着一切。汉阳兵工厂的历史,是一部用钢铁与热血书写的民族自强史诗。虽然它的主要物理形态已随历史长河迁移他方,此地只余空馆与一座孑然伫立于樱花树下的门楼,但它的精神魂魄,已深深镌刻在汉阳的土地上,融入武汉的城市血脉。那漫天飞舞的樱花,是时光温柔的见证者;而那座沉默的孤楼,则是历史不屈的脊梁。它们共同诉说着:毁灭与新生,柔美与刚强,变迁与永恒,在这片土地上交织共鸣。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历史荣光唯有在传承中才能如樱花般岁岁焕发新的生机。触摸这段历史,让我更加笃定:无论身份如何转换,传承那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担当,坚守那份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在回望中汲取力量,于传承中开拓新局,让那穿越时空的荣光,如同乙巳年仲春汉阳旧址上那座孑然却坚定的门楼,以及年复一年为它作证的怒放樱花,在复兴的道路上持续闪耀。

 

(作者:周中金,系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3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