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方寸之间,见证初心。利川市的公厕建设,不仅解决了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也见证着利川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李军 李敏)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近年来,利川市紧扣“厕所革命”精神,秉持“小厕所、大民生”理念,从公厕升级改造、智慧赋能、人文关怀、绿色低碳等多维度发力,将公厕这一城市“角落”打造成为彰显城市温度、体现文明进步的亮丽名片。
规划引领,从“如厕难”到“如厕易”
“干净、卫生,没有异味!旅游路这个移动公厕,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一位徒步到利川腾龙洞旅游的张先生真诚地赞叹。

这一声赞叹,折射出利川市“厕所革命”的深刻内涵。几年前,利川市民还在为“如厕难”而困扰。而如今,从城区到景区到街巷,方寸之间的公厕,正映照着利川市城市治理的民生初心。
据悉,2025年3月,利川市市容环卫服务中心,将旅游路上移动公厕重新进行了更换。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2022年10月,利川市城管执法局“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之后,解决了利川市学府大道沿线学校密集,接送学生的家长和过往市民常常面临“人有三急”的尴尬。

近年来,利川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城市公厕体系。从新老城区到南环大道、腾龙大道、清源大道、清江大道等主要干道,公厕分布遍及城市广场、公园等各处。
截至目前,利川市现共有城市公厕50座,其中有23座一类公共厕所,25座二类公共厕所和2座移动公共厕所,切实解决了市民和广大游客的如厕难问题。
人文关怀,从“基本需求”到“诗意感受”
利川市的公厕建设和管理,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市23座一类公厕中,每座公厕都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母婴卫生间,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在滨江北路,公厕布局更加合理,仅这条路上就有7座公厕,观山森林公园也有6座,极大方便了游客和市民。
2023年8月,利川市在解放东路原中医院西侧,通过拆危建绿,修建了一个“口袋公园”,同时在公园内还新建了一座多功能公厕,公厕二楼为城市驿站和老年活动中心,驿站内配备有空调、饮水机、充电插座等设施,面向环卫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人员免费开放。
“我们的城市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其中一类公厕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二类公厕免费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至晚上12点。”利川市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安辉豪表示。
文明如厕,从“习惯养成”到“城市名片”
利川市不仅注重公厕硬件建设,更着力培育文明如厕风尚。
结合世界厕所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利川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厕所文明水平。

近年来,利川市持续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游客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
“双创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帮全体利川人养成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使这座城市更洁净、更文明。”退休职工许明其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利川的公厕已成为一张张抢眼的城市名片。2017年,利川市古韵流芳花园公厕荣获全国光大杯“最佳公厕综合奖”荣誉称号。
利川市城管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基斯顿大桥旁,将原滨江路监控室改为公厕,不仅为滨江路游玩的市民和游客如厕提供了极大方便,还为滨江路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没有想到,利川的公厕修得还蛮漂亮,很干净,管理很到位呀!”来利川避暑的龙先生散步后走进公厕,意外地发现里面干净整洁、没有异味,不禁感慨。
方寸之间,见证初心。利川市的公厕建设,不仅解决了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也见证着利川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