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随着最后一车沥青铺设完毕,新洲区徐古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宣布全面竣工。作为项目核心,徐古大道完成扩宽刷黑,10座便民休憩亭同步亮相,红色广场功能升级及配套停车场正式投用。一条条“民生清单”兑现为“幸福账单”,让辖区居民的出行体验与休闲生活实现“双跃升”。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梅学文 蒋昕怡 程丹宁)随着最后一车沥青铺设完毕,新洲区徐古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宣布全面竣工。作为项目核心,徐古大道完成扩宽刷黑,10座便民休憩亭同步亮相,红色广场功能升级及配套停车场正式投用。一条条“民生清单”兑现为“幸福账单”,让辖区居民的出行体验与休闲生活实现“双跃升”。

徐古大道是贯穿徐古街的交通主动脉,过去因路面狭窄、破损,一度让居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此次改造将道路拓宽至双向四车道,并实施沥青“刷黑”,同步完善雨污分流、标线标牌。早晚高峰拥堵、雨天积水等顽疾一去不返。“以前开车像‘闯关’,现在一脚油门畅通无阻!”沿线居民王女士为家门口的蝶变竖起大拇指。

为了让行人“慢下来”,街道在大道沿线新建10座便民休息厅。统一设计融入红色元素,配备防腐木座椅、无障碍通道,既可遮阳避雨,也成为邻里闲话家常的“口袋客厅”。

而作为辖区核心公共空间的红色广场,则同步完成“全龄化”升级:东侧新增的儿童游乐区,铺设安全防滑地面,滑梯、攀爬架、卡通荡船等趣味设施一应俱全;西侧健身区则新增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健身器材,涵盖老年群体偏爱的太空漫步机、太极揉推器、中青年青睐的力量训练器械。同步新增的配套停车场,实现“休闲—停车—通行”无缝衔接。“孩子撒欢、老人健身、上班族停车,一个广场全搞定。”居民李先生笑言。

据了解,为确保工程项目真正符合民意,徐古街在方案规划阶段就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和多轮居民座谈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分段施工与完善的便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工程建设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对各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并继续聆听居民心声,推动公共服务朝着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