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年来,湖北南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下沉镇区”系列基层治理变革,拓展“城管+党建”“城管+服务”社区治理新模式,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促进了城管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群众参与热情、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治理合力“四个转变”,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中华建设网讯 近年来,湖北南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下沉镇区”系列基层治理变革,拓展“城管+党建”“城管+服务”社区治理新模式,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促进了城管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群众参与热情、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治理合力“四个转变”,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构建“三管机制”,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重点聚焦“源头治理、执法保障、常态长效”等,畅通“城管+社区”联动机制,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共同打造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美好幸福社区。
探索推进街区治理新模式,构建“路段长制、门前三保、城市管家、城市网格管理”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城管进社区,秩序有人管、诉求有人应、违法有查处、日常有服务、纠纷有调解、矛盾有解决”的社区治理目标,达到“保整洁、保容貌、保秩序”的标准。
南漳县城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延伸执法服务触角,为社区治理提供各类组团式、专业化服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立行立改、专项整治,对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细化分解、紧盯不放,推动城市管理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践行“四进社区”,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一直以来,南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紧盯“3.15普法宣传”“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咨询等方式,组织城管普法进社区宣传1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手册10000余册,实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法治服务,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参与、支持和监督城市管理工作。
把普法宣传搬到居民家门口,南漳县开展“小区业主座谈会”“上门普法”“城管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城市文明意识,引导居民“知法、用法、守法”,提升对城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城管执法、社区、居民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形成了互动、共创优美环境的局面。
探索推进执法重心下移,下沉执法队伍,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城管+社区、城管+物业、城管+居民代表、城管+住建、城管+规划”等协商议事机制,指导、协助社区落实辖区内的“社区容貌、社区秩序、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管理责任。
近年来,南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投入40余万元纳入61个“三无小区”实施常态化环卫保洁,逐步缓解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三无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深入推进10个“无废社区”创建和垃圾分类进小区活动,实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终端闭环管理,逐步引导社区实现“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撤桶并点”“两桶一袋”工作全覆盖。
建立“城管+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双向联系机制,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城管“110”、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社区群众实际困难,听取群众的诉求建议,制定“服务清单”,实施挂图作战,推动实现社会基层问题的共建共治共享。
聚焦群众“出行难”问题,南漳县投资680万元,对城区12条泥巴路提档升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畅通;
聚焦群众“排水难”问题,启动城区23条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先行完成3个易涝点、10条背街小巷雨污管网改造;
聚焦群众“停车难”问题,推动智慧停车建设,构建全县停车“一张网”,新改建公共停车场16个,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
聚焦群众“如厕难”问题,深化推进“公厕建管体制改革”,新(改)建公厕26座,纳入公厕一体化管理维护92座,不断提升了市民的舒适体验。
近年来,南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突出“禁违控违”执法主体责任,重点在“执法、拆除”上下功夫,强力推进“大拆违”联合执法行动,坚持“五个第一”,坚决杜绝新增违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60余起19000余平方米。
推动“三治融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拓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职能,公开社区执法队员信息及联系方式,创建微信公众群、政务 公开栏,确保执法公开透明,便于群众监督反馈。同时积极发挥城管蓝、环卫橙、志愿红、“城管绣花针”党建品牌引领作用,主动承担社区管理的“及时雨”“贴心人”等角色,以服务为先提升治理水平。
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深度与城市运行中心“一网统管”平台融合,辐射全城、覆盖全域。开发“印象漳城”场景,着力打造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内涝、社会噪音、违法建筑管控等多个小场景,为智慧园林、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市容赋能,打造“观、管、防、处”一体化闭环系统,修改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细则,优化案件派遣、处理、反馈流程,提升案件处理率、按期办结率,努力让城市更智慧、运行更安全、治理更高效。
聚焦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统筹规划设置城区管理网格10个,推动实现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延伸管理触角,构建城区“网格”式管理大格局,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南漳城管的脚步,以绣花针般的精细,织就了城市治理的锦绣画卷。从泥巴路到沥青道,从违建拆除到智慧停车,每一次俯身倾听都是为民初心的回响,每一条整改清单都写满责任担当的注脚。未来,南漳将继续执党建引领之笔,蘸创新治理之墨,书写更多"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始终保有触手可及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