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黄南聚焦“两减”行动 全力打造高原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发展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0-07-08 09:31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近年来,黄南州把建设全域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作为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在黄南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紧扣生态有机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向基地示范化、生产绿色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科技化、服务体系化转变,积极打造农牧业绿色有机发展示范样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

来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近年来,黄南州把建设全域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作为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在黄南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紧扣生态有机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向基地示范化、生产绿色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科技化、服务体系化转变,积极打造农牧业绿色有机发展示范样板。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农业绿色有机发展产业体系。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加快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融合发展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布局结构。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6万亩,高质量推进中藏药材、晶黄果、绿色果蔬、核桃“四个万亩”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大力振兴牦牛、藏羊、乳制品、生猪、生态鸡养殖等乡村产业,有机认证草场、牲畜占全州可利用草场、牲畜总量的78.58%和94.7%,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二是提升规模经营。泽库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县国家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势头强劲,产业园主导产业覆盖率达57.8%,适度规模经营率84%,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71.8%。全面推广“拉格日模式”,将示范州建设与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社培育、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组建股份制合作社64家,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推进示范州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经营平台。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深入推进“生态+农牧业”“文化+农牧业”“旅游+农牧业”发展模式,全州254个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拉格日村、德吉村等5 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成为引领产业融合和群众持续增收的标杆。开辟黄南特色农畜产品“一条街”,扩大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受到了省内外游客的普遍青睐。
 
强化全程质量监管,推广农业绿色有机发展生产方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指示精神,坚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强化监管。依托黄南州智慧农牧业平台,将26家种植基地、3家畜禽定点屠宰场、1家兽医实验室纳入质量监管追溯平台,加快推进泽库、河南两县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试点工程,约20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了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二是健全标准。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及牦牛、藏羊等9项绿色食品地方标准,实现种植(养殖)全过程有标可循。围绕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启质量监管新模式。三是打造品牌。实施“山水黄南、绿色农牧”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目录和评价体系建设,培育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2个区域公用品牌,认证7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在CCTV-7频道播出“山水黄南、绿色农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宣传片。在天津举办黄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消费扶贫签约仪式,签约资金5000万元。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破解农业绿色有机发展瓶颈制约。按照“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的要求,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促进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全州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19.1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70%,提前实现零使用。普及叶面肥19.1万亩、水肥一体化1万亩,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8.83%,地膜回收率87%。17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实施“粮改饲”4.3万亩,有机认证饲草基地8.59万亩,建成牦牛、藏羊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36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村19个,走出了一条农牧互补、牧繁农育、草畜联动、种养循环的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道路。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增强农业绿色有机发展支撑能力。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系统。一是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坚守29.55万亩耕地面积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11万亩,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高效节水灌溉25.52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12,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0.68万亩,逐年提升了耕地质量。二是构建林业生态安全体系。高位推进高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退化草原3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66%。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43.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32%。黄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为100%。三是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并紧扣村庄清洁行动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整洁村庄”“洁净村庄”“最美村庄”创建评比活动,评选“整洁村庄”100个,农村牧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生态产品供给率明显提升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