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烟火气” 与 “整洁度” 的平衡,始终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湖北省枝江市城管执法部门推行的 “潮汐摊位” 管理模式,以 “疏堵结合” 为创新思路,成功打破这一困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温暖且务实的样本。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刘语桐 刘孜孜 柳月)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烟火气” 与 “整洁度” 的平衡,始终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湖北省枝江市城管执法部门推行的 “潮汐摊位” 管理模式,以 “疏堵结合” 为创新思路,成功打破这一困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温暖且务实的样本。
精准布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 “潮汐”设计
枝江市在 “潮汐摊位” 的布局上,充分贴合市民生活场景,以民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全市共设置 17处临时经营点,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其中,白鸭寺区域聚焦 “烟火气”,主打小吃与小商品经营,精准满足市民日常饮食与便民购物的需求;其余 15个日间点位则扎根居民聚集区与城市核心地段,专门销售时令瓜果蔬菜,直击 “买菜远”“卖菜难” 的民生痛点。 同时,在摊位规模上,枝江市精准把控,设置 425个摊位。这一数量既有效避免了摊位过度聚集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又确保了商品供应的覆盖面,让市民的 “菜篮子”“果盘子” 触手可及,切实保障了民生需求。
弹性管理:全时段覆盖的 “人性化” 考量
与传统固定摊位僵化的时间限制不同,“潮汐摊位” 依据市民生活习惯,差异化设置开放时段,从 6:30 持续至 23:00,实现全时段覆盖。从早市新鲜的果蔬供应,到夜市丰富的便民小吃,完整契合了居民 “早出晚归” 的生活节奏。 这种 “时间弹性” 管理模式,一方面保障了商贩的经营收益,让他们能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情况开展经营;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干扰,真正实现了 “便民不扰民” 的管理目标,体现出十足的人性化关怀。
服务护航:党员干部带头的 “有温度” 治理
为确保 “潮汐摊位” 能够长效运行,枝江市城管执法局采取了有力的服务保障措施。在每处 “潮汐摊位” 点位设立 “城管服务岗”,由党员干部带队,实行 “错时制 + 延时制” 巡查机制。从农户入市、日常经营,再到收摊离场,党员干部全程跟进,提供全方位服务。 这种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及时发现并化解占道经营、卫生清理等问题,维护摊位周边的秩序与整洁,更通过党员干部的前置服务,拉近了管理方与被管理方之间的距离,让城市治理充满亲和力与温度。
从“堵”到 “疏” 的治理理念转变,从 “管理” 到 “服务” 的职能升级,枝江市 “潮汐摊位” 的实践充分证明:城市治理既要守住秩序底线,保障城市的整洁与有序,更要激活民生温度,满足市民对 “烟火气” 的需求。当 “烟火气” 与 “整洁度” 不再相互对立,当管理者的 “服务心” 与市民的 “获得感” 同频共振,城市才能真正成为 “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的美好家园,为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