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山东“外引内育” 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发布时间:2022-11-07 1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近年来,山东坚持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广开门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多措并举“留”才,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中新网济南11月7日电 (吕妍)近年来,山东坚持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广开门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多措并举“留”才,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记者7日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山东坚持项目引领聚才,瞄准企业家、农民工、技能人才等群体,探索推行“首席专家”“乡村振兴合伙人”等项目经验做法,打造“人才+项目+资金”新型人才引进模式,让各类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
 
此外,山东以人才工程“吸”才,出台新一轮泰山人才工程意见细则,遴选部分现代种业领域领军企业,给予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配额,支持引进农业领军人才;以平台搭建揽才,实施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岗位1900个左右;选派800名教师、400名科技工作者、500名医务工作者、300名文化旅游工作者,赴基层一线服务,支撑乡村振兴。
 
山东不拘一格“用”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高标准推进专家服务基地建设,搭建“山东省专家服务基层信息平台”,常态化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设立各类专家服务基地213家,吸引集聚1.4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4万余个,落地项目2200余个,转化科研成果3500余项。
 
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在职称评定上出台一系列向基层倾斜的政策,通过设立专属基层的高级职称、建立基层职称“直评直聘”通道、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有效激发乡村人才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全省5.9万余名基层专技人才获评基层高级职称,评出高、中、初级新型职业农民7347人,涌现出一批“田秀才”“土专家”。
 
佟福兴是山东东营市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先后成功选育了夏优39号等多个平菇新品种,填补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多项空白。在他指导下,已发展带动生产基地5个,辐射带动种植户2000多户。不久前,佟福兴被山东省评为农民高级农艺师。“有了高级职称,从事技术指导和推广的热情更高了,干事创业更有动力。”佟福兴说。
 
山东打造“数字化”人才服务新模式,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打造“省、市、县”三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设立省市“12345”人才服务专线,建立覆盖全省“一对一”服务专员队伍,依托“山东省惠才卡”,在全省727个服务承办机构和网点提供子女入学等43项全省通办服务事项及市级特色服务事项,实现全域服务有保障。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下一步,山东将锚定“人才引育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引领和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乡村一线干事创业,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完)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