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北京东城景山街道打造垃圾分类“景山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10 21:1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摘要:垃圾分类,事情虽小,却牵连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事关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全民活动,我们每一个

垃圾分类,事情虽小,却牵连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事关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全民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引领这场新时尚的“主角”,都是“第一责任人”。垃圾分类是一项重大民生问题,需久久为功。在这场持久战中,景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调制出了“独特”配方。
 
个性化宣传动员,实现我要“分”、学会“分”。景山街道聚焦平房区、楼宇、校园、园区、社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与特性,对症下药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工作,让垃圾分类变成居民的“乐趣”与“爱好”。“垃圾分类进社区”。“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开展“敲门行动”,发放通俗易懂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和宣传单,向社区居民普及政策知识。发挥熟人社区效应,各社区广泛召集楼门院长、积极分子、志愿者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与实行。线上将垃圾分类政策、常识等同步进行公众号推送和社区微信群转发,并联合第三方专业力量制作原创小漫画、微视频、直播等,广泛动员、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进单位”。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楼宇企业、辖区单位、餐馆门店,向他们发放《垃圾分类告知书》、垃圾分类宣传册、海报等,鼓励辖区单位从自身做起,坚持做好垃圾分类。以“党员双报到”“周末大扫除”活动为平台,积极动员驻区单位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垃圾分类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转盘竞答、争做垃圾分类“小能手”等活动,让辖区青少年从小“拎得清”,作为“小小监督员”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个性化布置投放,实现正确“分”、规范“分”。针对辖区平房多、分布散、小区院落情况多样等特点,想要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改变其已有的生活习惯,做到准确投放垃圾,除了创新宣传方法外,还需要更多措施辅助推进垃圾分类的实行。景山街道在前期加强调查研究,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居民意见,调研居民反映的垃圾分类工作初期出现的破袋问题、混装问题、旧有的倒垃圾习惯问题等,多次召开研讨会,逐一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着力探索更贴合区域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策略。开展“撤桶行动”,将原分布在大街小巷且相对密集的210处环卫桶站减少至76处,以“少、精、优”的新式集中分类桶站代替“多、散、杂”的零散旧环卫桶站。设计“漫趣”公示牌点亮垃圾分类桶站,将卖萌又接地气的“北京垃圾分类形象代言人分小萌+原创动漫形象+漫画+宣传标语”张贴在垃圾分类回收桶站的公示栏,引导市民按照垃圾性质正确投放垃圾。在每日6:00至9:00、晚上18:00-20:00安排垃圾分类指导员开展“盯桶行动”,安排指导员对投放垃圾的居民做好宣传和分类指导。在21个小区和8个社区分别设置一处有害垃圾桶,统一回收有害垃圾。设置街巷吹哨巡视回收车,每天上午9:00至10:00、下午16:00至17:00在街巷胡同流动吹哨巡视回收垃圾,开展主动服务。
 
个性化精心服务,实现便捷“分”、坚持“分”。针对独居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士、腿脚不便等人群,景山街道联合物业环卫人员采取上门收取的方式,由各社区入户统计有上门需求的居民及地址,再由物业环卫人员在每天“吹哨”巡回收运垃圾的时候,走进胡同院落、楼房高层上门收取,让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便民不扰民”。目前,景山地区基本实现可回收物预约上门收取,除了在8个社区定点设置8处可回收垃圾收运车外,居民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物业人员或社区志愿者上门收取家中积攒的水瓶、易拉罐、大件包装纸壳等不便清理、搬运的可回收物,帮助居民“省力又省心”。此外,为了做好辖区餐馆、商户等餐厨垃圾不得与居民生活垃圾混投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景山街道执法队在开展普法执法、强化监督引导商家、社会单位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针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很多低成本小餐馆面临餐厨垃圾收运价高难题,积极联系街道、社区帮助商户与物业环卫公司进行协商,为辖区小门店争取以低价统一收运,力争让辖区商户垃圾分类“省事还省钱”。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