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新基建+智慧金融,专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04-21 2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何为新型基础设施?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说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

何为新型基础设施?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说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专家认为,在新基建的支持下,各行各业将能够有效获得关键的数字化框架、资源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便利开展各种数字化应用创新。作为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的智慧金融,也将受益于新基建的发展。同时,智慧金融的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推动新基建的建设。
  
盼新基建发挥长期效能
  
学者专家们对新基建有何理解?“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蕴含着我国经济向新发展理念转变的深刻内涵。”在由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与腾讯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基建与智慧金融”研讨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表示,新基建既是应对短期疫情影响、为稳增长而寻找的对冲政策增长点,更是中国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也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引导的良好市场机制以及发挥行业主观能动性,是新基建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说。
  
“基础设施建设并不直接提供产品价值,而应作为扩大市场范围的手段,作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硬件的直接叠加,而是需要包括制度和人力在内的软件的保障。”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认为,基础建设周期时间较长,较低的资本成本有助于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收益性。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认为,新基建的“新”,不能只看其短期内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要看到新基建契合的是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浪潮这个“新”机遇,对于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贡献度正处在快速爬升阶段,战略价值与传统基建不可同日而语。
  
智慧金融受益于新基建
  
对于新基建与智慧金融的关系,专家认为,金融新基建将从连接能力、信用体系构建、金融智能化等方面进一步释放数字科技对金融业务的赋能价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平看来,智慧金融通过科技赋能,使金融更加智慧,以便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更精准,而金融服务需求方获得服务更容易, 双方之间的成本收益更加平衡,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更低。
  
张丽平认为,支持智慧金融的基础设施范畴应更加广义。除了硬件基础设施,如数据获取、信息传递、数据存储及运算能力等方面更精准强大,还需进行制度基础设施和人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用体系制度、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创新创业的文化传统和氛围等,都需要有资金、市场等的支持。
  
针对当前的智慧金融,吕本富提出,如何将金融行业升级为智慧金融将受到重点关注,智慧金融应具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可编程以及可滴灌三个重要特点。未来可以在提供对公服务、对C类服务和支付服务三个领域进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杨竑提出,智慧金融应该“以网络为基础、数据为核心、人工智能为引导”,同时,在智慧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鼓励社会多方参与者发挥各自的作用,守住各自的优势,协同推动智慧金融服务的发展。
  
抓住金融新基建的机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涛认为,金融新基建是保障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压舱石”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的“助推器” 、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隔离墙” 。
  
杨涛表示,金融新基建还面临着自主可控和开放共赢、政府主导与市场治理、行政与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多头建设与统筹安排四对矛盾。在数字化时代,金融新基建应重点关注货币体系、支付清算体系、金融标准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认为,智慧城市将是智慧金融的突破口。在智慧城市建设等过程中,应强调软件建设,形成和智慧城市相应的场景,推动政务等方面的数据共享,创新机制体制。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社会服务机构,作为中立的数据托管机构,以使用为导向,推动要素落地。
  
对于银行如何抓住窗口机遇,通过智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李健提出三点建议。
  
其一,商业银行要积极对接新基建融资需求,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其二,商业银行自身也要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加大金融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新基建发展;
  
其三,商业银行应注重改革创新,以智慧金融的形式补齐过去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若干个短板,推动发展智慧型供应链金融和智慧型科技金融,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寻找突破口,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记者 胡萍)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