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教科书式散场是城市送上的巨大惊喜

发布时间:2019-10-19 14:30 来源:长江日报

核心摘要:一场暴风雨般的视听盛宴之后,5万多现场观众、1万多演职人员,几乎带走了全部场内垃圾;退场步行区内600个垃圾桶,看不到垃圾山

一场暴风雨般的视听盛宴之后,5万多现场观众、1万多演职人员,几乎带走了全部场内垃圾;退场步行区内600个垃圾桶,看不到“垃圾山”;6万多人同时离场,却如流水般迅速疏散……如此散场,堪称教科书式。
 
相比辉煌绚烂的军运会开幕式舞台,一次“教科书式”散场,更能清晰触摸这座城市的脉搏。
 
垃圾、厕所、出场、坐地铁……这些都是细节,小到不能再小。正因是细节,没有集中训练,反复彩排,也因为是“细”节,容易被忽略。它们很难在事前成为人们讨论和预期的热点,但恰恰要由绝大多数人亲身经历,所以又常在“口碑界”代言一场盛会,甚至一座城市。
 
随手带走垃圾,举手之劳。但6万余人带走几乎全部垃圾,堪称壮观,简直浓缩了一个漫长的文明养成过程。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赛会中,赛后主动带走垃圾的球迷观众,总特别能为自己的国家长脸,让世界为之点赞。因为这样的小细节,只是下意识的习惯,而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文明习惯之养成,又何止一时之功、一人之力。
 
垃圾桶漫溢成山、地铁站人流拥堵,这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赛会也常常出现。人流瞬间如潮涌,垃圾来不及运出,地铁来不及疏散,人们也习以为常,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反正人流高峰一过,问题就退了。
 
正因如此,这次“武汉版散场”才给人巨大惊喜。
 
在一座城市的运转体系中,哪有什么“细”节,那是没有看到它身后巨大的靠山。
 
180名工人枕戈待旦,10余台清扫设备马力全开,5分钟清空一次垃圾桶——这哪是清垃圾扫地,简直金戈铁马,战斗力爆表。人群疏散更可谓“细节见真章”。交通系统本来就是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步行区域及时导流,地铁公交无缝接驳,载客车辆极尽效率,短时间内毫无阻滞疏散四五万人,简直是对一座城市交通肌能和管理艺术的极致考验。
 
为什么大型盛会总能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史的里程碑?它就像城市的一次极限运动,能看到非常状态下的张力。这一次散场如此漂亮,恐怕也不在很多武汉人意料之中。
 
果真是,世上没有白流的汗,无论是足够多的时间和坚持,还是非常状态下的投入和释放,总有累积如河,总有花开如火。(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