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25-09-04 07:14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为深入推进全民质量行动,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26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开展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为深入推进全民质量行动,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26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开展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开展“质量月”活动是国家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

 

活动将从六个方面展开:

 

深入推进《纲要》贯彻实施。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镇),推进实施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开展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创新试点和百城质量提升活动,发布年度县域城市质量状况报告。举办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出台和推广一批质量变革创新的新举措,发布一批区域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应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总结提炼,发布一批质量管理案例成果。大力开展质量奖获奖成果交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公益推广、QC小组成果发表等活动。鼓励平台企业强化质量治理。开展质量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大力开展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产品、工程、服务重点领域提质量、树品牌。开展“好房子”建设行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主题活动。探索建立银发产品服务和企业认证机制。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

 

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强化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关键环节,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构建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着力解决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剑网2025”“昆仑-2025”等专项工作。推动开展服务质量承诺活动。鼓励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发起行业放心消费倡议,制定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和放心消费相关标准。

 

促进质量社会共治。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开展质量标杆经验案例交流、质量管理大讲堂、质量品牌故事征文、QC小组等活动。组织全民质量素养提升活动、民用“三表”计量科普宣传活动、特医食品质量惠民科普基层行活动,围绕电梯安全、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服务认证开展相关宣传周活动,开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

 

据了解,当前住建领域仍存在工程质量通病频发、监管效能不足等问题。住建部数据显示,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问题投诉占比超60%,亟需系统性整治。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6%,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从“住有所居”转向“住有优居”。2024年住建部“好房子”建设调研显示,超70%的购房者关注建筑隔声性能和绿色节能指标,传统建造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期待。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为住建系统提供了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通过聚焦“好房子”建设、深化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手段,住建行业将逐步破解质量痛点,推动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为质量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安排,“质量月”活动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举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观摩会,展示“好房子”建设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分享隔声、渗漏等质量问题防治经验做法,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实践落地。

 

中国建筑业协会将面向中西部地区,开展工程建设QC小组基础知识公益培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将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家装优良案例推广活动,组建“家装产业链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据了解,全国“质量月”活动是我国持续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标志性举措,其发展历程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深刻反映了我国质量治理体系的演进与升级。

 

1978-1984年为初创期。1978 年,原国家经贸委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质量普遍低下的问题,借鉴日本经验,于9月启动首届“质量月”,通过“背废品”“站柜台”等创新形式,将质量意识从生产端延伸至消费端。李先念等7位副总理出席动员大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监督”的初始模式。至1984年,累计颁发国家质量奖产品 2213项。

 

1997-2010 年为调整与深化期。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颁布后,“质量月”于1997 年全面恢复。这一阶段以“质量振兴”为核心,引入ISO9001认证、QC小组活动等国际先进管理工具,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质量提升机制。2001年“全国质量奖”设立,海尔、宝钢等企业通过卓越绩效模式实现管理跃升,推动中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7年的3.4% 提升至2010年的10.4%。

 

2011 年至今为系统升级期。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明确“质量强国”战略,“质量月”从单一宣传转向“治理创新”。2016年42个部门联合参与,首次将质量提升与供给侧改革结合,开展“提升供给质量”专项行动。2025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后,活动进一步聚焦新质生产力,通过“质量强链”“智慧监管”等创新举措,推动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从2012年的83.5提升至2024年的88.7。

 

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四十年历程,是中国从“数量追赶”到“质量引领”的生动缩影。当前,活动正从单一的质量宣传转向系统性质量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从国内实践转向全球协同。我国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制度供给创新和文化价值引领,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为全球质量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