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2025:住建领域春耕忙—— 全国各地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集锦(8)

发布时间:2025-03-30 07:53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在送别2024年,迎来2025年之际,全国各地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的工作,提出了2025年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2025:住建领域春耕忙

——全国各地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集锦(8)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在送别2024年,迎来2025年之际,全国各地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的工作,提出了2025年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河南省:

记者从河南省日前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好成绩。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配售型保障房1.2万套。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74.7亿元助力住房消费,支持33.5万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37.6亿元支付房租,2.4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610个、完成投资4610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1.79万户、完成“瓶改管”13.2万户、新建充电桩2.9万个。改造农村危房9686户、抗震房6955户。新建绿色建筑9638万平方米,培育超低能耗建筑15.1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618万平方米。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29项。强力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更新改造2568公里,整治燃气安全隐患10.12万个。完成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2842栋,整治高层建筑安全隐患7.1万处。有序完成地下管网更新改造5048公里。

 

2025年,河南省住建系统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扎实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坚。常态化实施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白名单”。推动落实好支持房地产存量政策,因城施策出台加力政策,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对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市县,加强住宅用地出让管控,坚持封顶标准从严审批预售许可,动态调整住房供应节奏。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房5.66万套、配售型保障房3689套,助力新市民、青年人轻装上阵。积极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公积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完善“好房子”标准体系,引导建设“好房子”。

  

扎实稳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重点支持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确实必需、条件成熟的项目,不搞大规模拆旧建新,积极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

  

深化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完善政策标准,精准推进城市体检,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改造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地下老旧管线1500公里,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新建提升绿地1000公顷、口袋公园180个、绿道150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459个、24.35万户。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智慧化水平。加强城市建成区“三高”区域安全运行监测。持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涉燃气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推进管道燃气企业规模化整合。持续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六项工程”。深入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常态化开展自建房安全监管,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加快推动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培育壮大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产业链,推动上下游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材,积极构建装修装配化绿色化新模式。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重点培育20家智能建造骨干企业,推动50个项目实现智能建造技术场景应用,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新业态。强化建筑市场监管,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规划期限至2035年的《河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全面普查认定,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培育发展中心镇,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评价,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加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完善住建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四好建设加强标准支撑作用,培育不少于30家优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谋划好“十五五”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湖南:

记者从湖南省日前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攻坚克难、成效明显。保交楼保交房打赢攻坚战,污水处理改革闯出新路,经营性项目验收开业“一件事”一次办,城乡垃圾治理力度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取得新成效,信访源头化解实现“双下降”。住房保障加大供给,棚户区改造整治攻坚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住房公积金提质惠民,历史文化保护有力加强。推动项目储备加力提速、房地产市场趋稳、建筑业加快转型、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扩大有效投资行业运行平稳向好。

 

2025年, 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聚焦“五个着力”抓好工作:

 

着力在强化安全守底固本上攻坚突破。全面梳理把握问题短板和风险所在,摸清监管底数,强化开工条件审查,前移关口,把控关键,预先防范风险,主动守牢安全,深入推进居民自建房、既有房屋、燃气安全、消防审验违法违规行为、建筑保温材料和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等专项整治,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着力在加强风险识别管控上攻坚突破。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范,加强行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结合,从项目策划、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交付、运维管理等全过程识别管控风险,把源头、抓关键,系统施策,综合防控,全力出清房地产领域风险,严防住房保障政策执行偏差风险,防范化解突出环境风险,扎实推进信访矛盾攻坚化解。

 

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攻坚突破。树牢“谋项目就是谋发展、抓项目就是惠民生”的理念,深入推进“项目策划提升年”行动,科学谋划实施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让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

 

着力在加快转型发展上攻坚突破。谋深谋实“十五五”规划,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倍增,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高城市治理和安全韧性水平,强化数字赋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在锻造过硬队伍上攻坚突破。在淬炼政治忠诚上见真章,在推进依法行政上见成效,在推动作风转变上下功夫,在提升专业能力上见行动,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见品格。

 

上海:

记者从上海市日前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领域2025年度工作会议了解到,2024年,上海市住建系统齐心协力,市区同向发力,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提品质和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全市住建领域面临新的形势任务。

 

一是促发展的任务更重。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市重大工程投资2400亿元,围绕“五个中心”建设等重点区域、国家实验室等重点项目、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任务艰巨繁重,任重道远。

 

二是促改革的挑战更大。城市更新要适应全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变革;建筑业发展遭遇瓶颈,需要向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城市运行安全体系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巩固完善。

 

三是惠民生的需求更多。今年是新一轮人民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启动落实年,住建行业涉及民生服务保障的任务很多。燃气安全、住房保障、物业管理、城管执法等各项工作要能早尽早、全面铺开,全力推动年度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稳增长要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在稳预期、提增速上下功夫。“稳”是要稳定预期,把握“稳住楼市”工作基调,确保重大工程、保障性住房等建设保持一定的实物工作量;“进”是要激发活力,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加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增长持续回升向好。

 

城市更新要正确处理好远和近的关系,在快推进、强探索上下功夫。既要立足当前,全力推进涉及民生保障的更新任务,做好零星旧改、“拎马桶”改造和小梁薄板房屋改造等“关门”工作;也要着眼长远,要优化推进实施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惠民生要正确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在补短板、拉长板上下功夫。“量”是要解决好“有没有”的问题,推进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提高居住环境和政务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

 

促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在强基础、扬优势上下功夫。既要持续加强亮点工作,夯实标准规范等基础制度体系,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也要深化改革创新,以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住建行业转型。

 

优治理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固底板、守底线上下功夫。坚持综合治理、全面防控,既要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管理;也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力防范化解住建领域重大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