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7月1日,双柳长江大桥北岸,重逾百吨的主跨钢箱梁正被缆载吊机精准吊起,建设者们紧张有序操作,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跳动参数——这座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正以高标准向7月底合龙目标迈进。
7月1日,双柳长江大桥北岸,重逾百吨的主跨钢箱梁正被缆载吊机精准吊起,建设者们紧张有序操作,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跳动参数——这座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正以高标准向7月底合龙目标迈进。
双柳长江大桥是国家高速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重要部分,全长35.04公里,主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武汉“东大门”第一桥。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2亿元,占总投资89%。主桥6月13日启动钢箱梁吊装,接线工程全面转入二、三期交叉施工。全桥90个梁段已完成28片吊装,为保障安全,项目超前改进缆载吊机设计,首片钢箱梁试吊中顺利完成1.1倍、1.25倍动载试验。
“生态保护与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一样,都是项目工程的生命线。”湖北交投双柳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汪西华表示,“我们不仅要建一座百年大桥,更要担当守护长江生态的‘脊梁’。”
新洲双柳江段是武汉江豚最密集区域,大桥采用“一跨过江、水中不设桥墩”方案,桩基全部退至岸上;针对涨渡湖湿地鹭类繁殖区,施工时间、噪音严格控标,建设透光率78%的全封闭声屏障;涉水施工选枯水期,避开鸟类迁徙繁育期。
污染防治方面,引进压滤技术实现场站废水五级沉淀处理,研发全包围智能筑塔机降噪,采用全装配巡检系统和粉末涂装工艺;设置桥面径流智能收集系统,提升护栏等级守护生态。
项目还配备“生态医生”,联合智能检测公司开展生态监测,用环境DNA技术追踪鱼类活动,已发现中华鲟、胭脂鱼等濒危物种。
大桥建成后,武汉新洲到鄂州车程将从90分钟缩至5分钟,加速武汉都市圈一体化,打通阳逻港、花湖机场等关键节点物流通道,推动“光谷”“星谷”联动发展。(周恬、杨鑫、许豹、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