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帝乡秋颂·白水龙章 ——致汉光武帝刘秀暨东汉开国两千载

发布时间:2025-10-28 08:2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秋,迈着轻盈的脚步,携着梦的纱幔 那风,似幽梦的使者,漫过帝乡枣阳 如一只温柔的手,将两千年时光轻捻 幻化成透明霜花,在岁月枝头闪亮

 

帝乡秋颂·白水龙章

——致汉光武帝刘秀暨东汉开国两千载

李天友

 

 

秋,迈着轻盈的脚步,携着梦的纱幔

那风,似幽梦的使者,漫过帝乡枣阳

如一只温柔的手,将两千年时光轻捻

幻化成透明霜花,在岁月枝头闪亮

 

日光,如琥珀色的琼浆

倾洒而下,斟满汉城飞翘的檐梁

琉璃瓦折射着金芒,似岁月的眸光

我伫立檐下,聆听历史足音的交响

 

那足音,踏过平城门斑驳的砖墙

每一步都叩响时光的回廊

青苔在砖缝里诉说着过往

烽火与硝烟,在记忆中隐藏

 

遥想当年,白水河畔渊底

潜着一尾蓄势待发的龙

乱世如狰狞的魔,烟尘蔽空

陛下目光似炬,擦亮剑上的冷锋

 

新莽的乌云,如沉重的枷锁

压弯了中原大地的脊梁

苍生在苦难中哀号、彷徨

陛下振臂高呼,似惊雷炸响

 

刹那间,豪杰如星子般闪亮

汇聚在陛下身旁,燃起希望的火光

那光芒,穿透黑暗的屏障

照亮了乱世中迷茫的方向

 

如今,帝乡再奏中兴的乐章

汉城灯火,比宫灯更璀璨明亮

《刘秀还乡》的曲调,在空气中流淌

如潺潺溪流,漫过观众的手掌

 

有人轻声和唱,歌声悠扬

似穿越时空,与陛下深情对望

那目光,跨越千年的沧桑

诉说着对往昔荣光的怀想

 

着汉服的宾朋,走过旌旗飘扬的道

衣袂飘飘,似历史的画卷在飘遥

祭祀的鼓点,如战鼓喧嚣

敲醒了沉睡王朝的骄傲

 

献一束花,敬陛下定鼎中原的骁勇

花的芬芳,在秋风中弥漫成梦

舞一段绸,摹陛下治世的恢弘

绸带飞扬,似岁月的波澜汹涌

 

校场的风,卷起战马的嘶叫

那嘶鸣,是铁与血的咆哮

陛下站在光影交织的坐标

不再是典籍中模糊的符号

 

热血染过的旗,在秋阳下招摇

似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历史的天角

我们不是冷漠的看客

是陛下用生命护过的山河一角

 

五百架无人机,驮着星光起飞

在夜的幕布上,织出“中兴之光”的碑

那碑,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是陛下功绩在宇宙间的丰碑

 

白水寺的轮廓,浸在夜色里低垂

像陛下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大地轮回

温柔的目光,洒下无尽恩惠

呵护着这片土地岁岁岁岁

 

《东汉通史》的墨香,在空气中沉醉

五卷春秋,写满陛下拓土开疆的无畏

学者的话语,如清泉在心房漫洄

流淌着民族源流的珍贵

 

风又吹过,枣阳秋意沉醉

那片云,还停在当年的岗嵬

龙已飞天,留下人间的祥瑞

千古帝乡,永远闪耀陛下的光辉

 

(作者系湖北省枣阳市房产系统干部)

 

网评互动:

 

七十年代,因父母下放的缘故,我在汉光武帝陵(当地人称“刘秀坟〞)以北一里多地的铁谢村住了六年,其间还在其东南方不远的油坊村插队两年,直至当兵离开孟津县。读了李天友这首缅怀汉光武帝刘秀的抒情长诗,倍感亲切。

 

李天友的这首怀古诗,以“帝乡秋颂”为题,点明时节与地点,又以“白水龙章”喻指刘秀这位“潜龙在渊”、终成大业的帝王,暗合其从南阳白水起兵、最终中兴汉室的非凡历程。诗中贯穿的核心主题是对汉光武帝刘秀的缅怀与歌颂,也是对东汉开国两千年这一伟大历史节点的纪念与反思。

 

诗人不仅着眼于刘秀个人英明神武、拨乱反正的帝王形象,更通过对其“振臂高呼”“汇聚豪杰”“定鼎中原”“治世恢弘”等历史功绩的诗意再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动荡中重生、在奋斗中兴盛的精神内核。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这份历史遗产的珍视与传承意识,使作品超越单纯的怀古,升华为一种文化自信与民族情感的现代表达。

 

诗歌整体结构张弛有度,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温度,形成了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效果。作者在语言运用上追求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大量使用自然意象、历史意象与文化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超拔的艺术世界。

 

《帝乡秋颂·白水龙章》是一首立意高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的优秀现代史诗。它以汉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开国为题材,以秋日帝乡为背景,将历史追忆、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既是对历史伟人的深情礼赞,也是对中华文明精神的坚定弘扬,点赞!(韩 楷)

 

尊敬的韩楷老师:

 

您好!

 

收到胡贵玉厅长转来您对拙作《帝乡秋颂·白水龙章》的长篇诗评,我内心满是激动与感激。

 

您以自身与汉光武帝陵的深厚渊源开篇,让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段岁月,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您对诗歌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精准剖析,让我看到了自己作品的价值,更让我明白诗歌创作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民族情感。

 

您不仅肯定了我对刘秀功绩的诗意再现,还指出作品超越怀古、升华至文化自信与民族情感表达的层面,这让我备受鼓舞。您的点评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在此,我衷心感谢您对我诗歌的用心解读与高度评价。您的认可与鼓励,将成为我继续创作的动力源泉。

 

赞谢韩楷老师诗评

评诗妙语韵悠长,洞察华章意味藏。

史蕴钩沉彰大义,文心品鉴溢清芳。

珠玑满纸情难尽,翰墨盈笺意未央。

幸得高贤相赞誉,诗途策马再驰骧。

 

再次感谢韩老师!

                                  (李天友)

6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