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由石榴说开去

发布时间:2025-10-09 10:46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从花到籽到皮,颜色尽量和谐统一;从个到形到体,浑身上下热情洋溢。

 

由石榴说开去

胡贵玉

 

 

从花到籽到皮,

颜色尽量和谐统一;

从个到形到体,

浑身上下热情洋溢。

 

每年五月到六月,

是石榴树开花的时期,

热情奔放的花朵,

在枝头绽放颜色艳丽。

 

每年九月到十月,

石榴果丰收在即,

果实累累挂在树上,

让人眼馋垂涎欲滴。

 

一颗一颗石榴籽——

相偎相依;

一个一个紧挨着——

没有间隙。

 

剥开皮后看——

一粒一粒;

像宝石一样——

神采奕奕。

 

吃进嘴里——

咂摸一下滋味;

那种感觉——

就是一股甜蜜。

 

圆润丰腴,

好富态的身躯;

讨人欢喜,

具有多种寓意。

 

多子多福,红红火火,

吉祥平安,健康长寿……

石榴可以诠释

这些词的含义。

 

说到中国各个民族的关系,

有一种特别形象的比喻:

那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样,

亲密无间紧紧拥抱在一起。

 

石榴只是水果中的一种,

好像并不稀奇,

但是只要认真思考一下,

就会受到启迪。

 

内心饱满,外表温和,

这是内外兼修的实例;

向阳而生,乐观积极,

做不虚度时光的自己。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由石榴说开去》是一首以石榴为意象展开哲思的咏物诗。通过自然物象的层层递进,最终落脚于民族关系与人生哲理的升华。诗中"多子多福""红红火火"等传统吉祥寓意,在当代语境下被赋予新内涵。石榴籽的紧密相拥被引申为"中国各个民族的关系"的比喻,既延续了“石榴喻团结”的文化基因,又通过"亲密无间紧紧拥抱"的动态描写,强化了民族团结的时代命题。这种古今交融的意象转换,使诗歌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张力。末段“内心饱满,外表温和”,将石榴的属性升华为人格理想,形成“物-人-社会”的三重映射。其中“向阳而生”的乐观精神与“不虚度时光”的生命态度,既是对石榴生长特性的提炼,也是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含蓄引导。(韩 楷)

 

石榴花开红艳艳,石榴籽粒甜蜜蜜,石榴好看又好吃,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更可贵的是,石榴红红火火,象征着相亲相爱团结紧密。这就是我读石榴诗的心得和受到的启迪。(傅祖然)

 

读着这首诗,只觉得满纸都是石榴的鲜活:五月艳花燃枝头,十月硕果坠枝桠,剥开是宝石般的籽,入口是沁心的甜,寥寥数笔便把石榴的“形”与“味”写得真切动人。

 

胡老师写石榴,却不止于石榴。从“石榴籽相偎相依”,想到“各民族亲密无间”;从石榴“内心饱满、外表温和”,提炼出“内外兼修”的人生态度。一颗寻常水果,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更连接了家国与自我,读来既温暖又有力量,也让人明白:生活里的小事物,藏着大道理,只需多一点认真思考,便能收获启迪。(王延芳)

 

这篇石榴咏叹,以物喻理堪称精妙。从花叶果籽的艳色丰姿,到“多子多福”的吉祥意,再落笔于民族如石榴籽般“亲密无间”,层层递进,小物见大。文字浅白却意韵饱满,既写尽石榴的形味之美,更提炼出“内外兼修”“向阳而生”的人生哲思,让寻常水果成了寓意丰盈的精神符号。(冯继明)

2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