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看海”没有“速效救心丸” ——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部分完工项目“治涝答卷”成绩不俗 祸不单行。武汉,这座令人揪心的城市,还未从上一轮特大暴雨抗洪排涝中缓过劲儿来,就又迎来了新一轮强降雨。其实,武汉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79座城市发生...
7月20日,北京暴雨袭城。 当天11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城区及南部地区6小时累计降水量达70毫米左右,局地超过100毫米,预计至20日傍晚强降水持续。房山区还于12时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8时解除。门头沟区于13时1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8时30分解除。 暴雨导致北京市部分...
“最近几年,只要雨势稍大,积水就成家常便饭,随随便便就能没过脚脖子。”在河南省新乡市,家住牧野区的居民张卫华说出了许多市民的感受。 7月9日凌晨,一场大暴雨突袭新乡,短短8小时即造成部分地区严重内涝,积水深处轿车一半车身被泡。虽然新乡市立即启动一级应急机制,全市各部门全面落实分级负责、部门负责、技...
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已连续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部分城市遭遇“内涝成海”的尴尬。年年暴雨,年年内涝,中国城市似乎陷入“治水方式”之困,而打造“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 何谓“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目标,那就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 【背景】随着近段时间国内多地相继出现大水围城,“海绵城市”也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什么是海绵城市?它的出现,能不能让我们告别“看海模式”呢?就在一年多前,国家批准了国内首批16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近年来,城市内涝、内陆“看海”的现象在我国不少城市已屡见不鲜甚至每年汛期都会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洋城市”不断出现?一起来看看。“海洋城市”与“海绵城市” 一字之差惹人愁 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市区多处路段积水严重,众多小车被灌满雨水无法前行,甚至有市民将摩托艇开上街道…...
应对雨后看海,我国多座城市开始兴建海绵城市。2013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建立海绵城市的重要性。2014年和2015年,住建部先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自此,海绵城市迅速从规划理念落地为政策,并逐渐实施起来。借助PPP模式 破解...
美国罗格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美华水利协会会长郭祺忠,近日受邀在武汉大学做学术报告,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支招。 郭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城市雨水管理等水资源及环境工程研究,近年提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理论,在美国新泽西州取得创新实用成果。他说,传统城市管理观念中,对于雨水...
尽管多地天气转晴,但不少洪灾受灾区汛情依旧严峻。江城武汉的防汛安全弦,也依旧紧绷着。 为防洪治涝,很多城市都已将“海绵城市”建设提上日程,截至今年4月,全国范围内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城市就有130多个。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
7月10日,武汉,长江汉口站水位回落到27.99米,比7月7日8时的28.36米回落了0.37米。不少市民来到武昌黄花矶观察水位。黄花矶凉亭亭顶像是一只金色的六角大海星。 鱼群在繁华街道上流窜,城市里看海的标签又成了社交网站的热门。 流成“海”的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住建部的资料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