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水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
2016年7月24日晚,一场暴雨降临西安,小寨等部分城区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当天暴雨造成西安市政管辖范围39处路段出现短时严重积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在那场大雨过后,西安市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为改善城市生态,解决遇雨积水等...
这是西安沣西新城中心绿廊,具有调蓄雨洪、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收集雨水、涵养水源的作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获批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x2bqosubhpwu5uzw.png" target="_blank">x2bqosubhpwu5uzw.png">四川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办事处棚户区改造拆迁...
南湖公园是不少南宁市民散步锻炼的一个去处,经常在南湖公园散步的陆先生发现,今年5月开始打造完成的椰林绿岛景观,目前已经是绿树成荫、景色怡人:“这个椰林绿岛感觉还不错,这个树挺挺拔的,在这里感觉特别凉快,夏天来这应该是个乘凉的好地方,挺好的。”据了解,南湖公园海绵化综合改造工程建设主要是利用了透水铺装系...
海南三亚市将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注重恢复生态滞、净、用能力,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日前,今年第3号台风“银河”从三亚过境后人们发现,一些地势较低、极易积水的路段,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出现积水,三亚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效果初显。逢大雨必内涝,已成为不少城市面临的困境。多年来,随着城市...
我国幅员辽阔,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自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经济人文条件,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历程,因此发展过程中沉积利弊所形成的症结也不尽相同。那是否所有城市都适合建设成为海绵城市呢?为此,新华网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解读。任南琪...
乌鲁木齐近期拟将人民公园片区、二道桥片区以及会展片区作为乌鲁木齐海绵城市试点。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将为乌鲁木齐水生态优化、水资源合理利用起到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构建海绵城市,可将现有的河、湖、池塘等水系和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海绵体”加以利用。通过“海...
建设海绵城市,广州正在发力。广州市国土规划委官网最近挂出的《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下称《规划》)提出,在2020年之前,广州要对17个重要的片区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未来,广州还会建51个海绵公园、21个湿地公园以及25个人工湿地。而到2030年海绵城市的建设范围要占建成区总面积的八成。“我们已经开始...
随着城市的水泥建筑不断增多,大量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被占用,导致我国很多城市出现“雨季一来,城市看海”的局面。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如何避免重走老路?专家指出,建设海绵城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大雨必涝”“雨停即旱”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通病。这不仅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还对整...
日前,从许昌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全国市政工程领域44个重点PPP项目名单,许昌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项目。 作为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许昌市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制定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