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郑州市“两河一渠”(金水河、熊耳河、东风渠)治理模式迎来新变化:为深入落实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高效能治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围绕幸福河湖建设,部署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从网格发力、快速响应、联动共治等措施入手,打造高效能河区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王冰 刘杰)水脉通,则城市兴;岸线美,则民心宁。“一河一景致、一渠一画卷”,这是郑州市“两河一渠”滨河公园与全体市民的美好约定。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郑州市“两河一渠”(金水河、熊耳河、东风渠)治理模式迎来新变化:为深入落实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高效能治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围绕幸福河湖建设,部署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从网格发力、快速响应、联动共治等措施入手,打造高效能河区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级网格下沉,点亮河区“夜行路”
“干部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郑州市城管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紧扣“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河区治理”工作要求,以“民之所向,我之所往”为出发点,致力打造河区治理三级网格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级网格长直面河区一线,带领二级网格长、三级网格长(员)进行常态化问题排查,重点部位更是查了又查;针对难点堵点问题随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各级网格负责人一起分析问题、商量对策——干部多跑腿,服务更精细,群众才能更安心。
前一段高温湿热的天气里,网格员们对“两河一渠”园区的路灯灯罩来了次“大扫除”:蛛网、蚊虫尸体、灰尘污渍,全都细心擦干净,还同步检查了路灯线路。数日奋战后,园区路灯焕然一新,晚上市民休闲锻炼,脚下的路更亮堂了,心里的安全感也更足了。
快速响应攻坚,筑牢民生“防波墙”
“党建+网格服务”的深度融合,让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了治理最前沿;围绕河区治理急难险重问题,精心打造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了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近日熊耳河、东风渠园区突发部分供水、供电线路故障,河区和周边群众生活都受到影响。郑州市城管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党员服务突击队第一时间集结,直奔网格责任区,定下“48小时定位故障点、7日内修复”的硬目标,“一故障一方案”精准攻坚。队员们现场勘测、技术分析,快速找到管线漏水、电线短路的根源,连夜抢修、轮班作业,最终供水管道、供电线路恢复,河区秩序和群众生活也回归正常。
联动共治除弊,焕发河道“新颜值”
高效能河区治理,不仅要守好供水供电、河道维护等“基本盘”,更要破解河区环境品质等民生关切。利用网格化机制,城管部门协调相关主体共同发力,着眼河区治理“小切口”,写好民生改善“大文章”。
熊耳河太极公馆门前有一些“僵尸车”占用公共区域,既影响市容,又妨碍通行,成了大家的烦心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郑州市城管局城区河道事务中心打破部门壁垒,立刻启动“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党员骨干联合交警、街道办一起行动,在多方联系车主无果的情况下,依法对“僵尸车”进行拖离,并全面清扫了现场环境。短短一个小时,卫生死角恢复整洁,现场市民一致好评。
当“党建红”牵手“生态绿”,每一个网格都激活了治理“细胞”,每一片水域都能被精准“关照”,每一寸岸线都有了专属“管家”,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了“满意清单”。下一步,郑州市城管局将继续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高效能河区治理,持续为市民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