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保彬)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扫过二七塔尖,他们早已悄然上路;当夜幕中的“大玉米”散发出夺目光彩,他们仍有人坚守在岗位。他们是郑州这座千万人口大城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街头巷尾最沉默的守护者。
我们习惯于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公厕、及时的垃圾清运服务,却很少追问,这份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里。
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系统内选取了一些普通的环卫工作者,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只有朴实记录,谨以此,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环卫工作者。
戎装换橙装,退伍不褪色
在郑州环卫事业一线,越来越多的“90后”青年正以“敢担当、善作为、肯奋斗”的姿态,成为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力军,1994年出生的董明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2023年入职郑州公用集团环卫队伍后,他迅速从“环卫新人”成长为多功能联合作业大队的骨干。
刚入职时的董明辉对环卫工作还只是一知半解。跟车学习时,他发现环卫车从启动到清扫要十多个操作步骤,错一步就得重来。这让他深知,新时代的环卫工作不仅要“不怕苦”,更要“懂技术”。于是,他跟车学作业、钻车底学维修,很快熟练掌握各类环卫车辆的操作维护技巧。
夏天暴雨突袭,为保障车辆正常运行,董明辉钻进车底打机油,任凭雨水、油污混着汗水浸透衣裤;冬季除雪时,他吃住都在值守点位,当看到市民为除雪速度点赞,他说:“保护大家出行安全,这是我们该做的!”
从“学徒”到“师傅”,技术赋能环卫升级
新一代的环卫人正用技术革新逐步打破“环卫=体力活”的大众刻板印象,让环卫行业的技术底色愈发鲜明。1998年出生的赵晨曦,用6年时间完成了从维修学徒到经开一级分站维修主管的蜕变,成了同事眼中的“技术带头人”。
2017年入职之初的赵晨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他逐渐明白了“机器从来不会骗人,但人也绝对不能糊弄机器”这句行话的深刻含义。从那时起,他真正融入了维修队这个集体,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工作。从最初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到主动学习工具的深度使用、车辆的精密构造、背后的运行原理、常见的故障问题……凭借年轻人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优势,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经验的积累,他逐渐熟练掌握了多项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特别是2019年车辆设备迭代的情况下,面对新技术上的攻关,赵晨曦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后处理”系统的维修任务,同时积极倡导“以保代修”的理念。一次,某故障车辆系统中多个传感器已面临失效和数据漂移,管路堵塞,泵体也存在损坏。他与时间赛跑,测系统、排干扰、拆零件、做分析……终于发现故障的根源,首次独立完成新型维修项目。
2023年,在环卫车辆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下,已经晋升为维修主管的赵晨曦再次站在了技术变革的前沿。面对新的挑战,他白天带队完成日常维修任务,晚上自学电动车辆理论,反复研究电路图和控制逻辑,如今已能对大部分故障实现精准定位和快速排除。
作为“内训师”,赵晨曦常说:“技术和经验要传下去,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在他的带动下,多名年轻维修工快速成长,为环卫设备高效运转筑牢了“技术屏障”。
“六边形班长”,精细化破局
推进环卫事业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宜居、更美丽,这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1991年出生的司昆峰,是西四环项目分部综合班长,带领85名环卫职工、负责20余公里城市道路环卫保洁工作。在他看来,“粗放管理难出成效”,唯有精细化才能让环卫工作提质增效。
司昆峰先对班组人员全面摸底,制定“一人一岗、一岗一责”清单,通过“早间集中清扫+高频巡回保洁+分片巡查”优化力量配置,确保早高峰前“路面无垃圾、边角无死角”;作为班组“大家长”,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用“总结+传达+互动”凝聚团队,重活带头干、应急主动上,赢得全员认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卫工作也逐渐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面对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广难题,司昆峰主动当起“学习带头人”,帮年龄大的同事攻克操作难关,在班组里掀起“学科技、强技能”的热潮。
在本职之外,被班组成员戏称为“六边形班长”的司昆峰还经常遇火救火、遇险救险、拾金不昧,用一桩桩凡人善举传递着城市环卫暖心力量,让“做人先立德”的理念扎根班组。
这就是郑州环卫人的普通“一天”,是无数个晨光与星辉交织的今天,更是城市画卷中永不褪色的明天。我们记录的故事,只是这座城市环卫系统的一个缩影,而恰是“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把挥动的扫帚,每一次精准的操控,每一遍重复的擦拭,每一句耐心的讲解,都是这部庞大城市机器得以高效运转的微小而关键的齿轮。如和风拂去尘埃,似清泉润泽街巷,致敬平凡,致敬每一位在平凡中铸就非凡的郑州环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