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小区治理“最后一米”,如何把零散的服务整合起来,把分散的资源动员起来,把居民的参与激活起来?中建四局联合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给出了一份鲜活答卷。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王瑞 通讯员 刘立闪)在小区治理“最后一米”,如何把零散的服务整合起来,把分散的资源动员起来,把居民的参与激活起来?中建四局联合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给出了一份鲜活答卷。近日,“有邻·公益市集”在包河区徽昌苑小区中心广场开集,不仅为居民带来便捷实用的“家门口服务”,还联合开展“关爱骑手”特别活动,并通过公益积分制度把一次次参与沉淀为常态化行动,探索出一条“服务+关怀+治理”三位一体的社区善治新路径。
便民服务零距离:小市集撬动大民生
一张桌子、一块摊位,就能搭起居民的“便利圈”。本次市集设置四大板块,涵盖公益服务、商户惠邻、文化体验和积分兑换,精准回应居民多样化需求。义诊、护牙、磨刀、贴膜,让居民“足不出苑”就能解决生活琐事;金融反诈、门锁保养、家居咨询,把安全守护送进千家万户;非遗剪纸、文化课堂,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体验。
不仅如此,中建四局联合社区还将服务清单化管理,实行线上线下双轨招募志愿者,让“供需一键匹配”,避免资源浪费。今年以来,市集累计服务群众逾千人次,覆盖率达96%,真正实现了“小市集,大民生”。
关爱骑手暖人心:党建引领聚合力
骑手,是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守护者,也是社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本次市集,中建四局携手滨湖社区专门开辟“关爱骑手”专区,提供饮水补给、义诊咨询、交通安全与反诈宣讲、电动车检修等暖心服务。
现场,“骑手微心愿”征集箱吸引了不少外卖小哥驻足填写:有人希望设立休憩点,有人提出增加充电桩,还有人写下“希望多一些理解和关怀”。这些“微心愿”正逐步汇入社区治理清单,推动骑手关怀从“一次性慰问”走向“常态化关怀”。正如一位骑手所说:“有水、有电、有休息位,还有人帮我们防诈骗、看健康,被社区记挂着,心里很踏实。”
积分治理强效能:小参与汇聚大合力
“有邻·公益市集”不仅是一场“赶集”,更是一项小区治理项目的生动实践。居民参与文明养宠、楼栋巡查、为老服务等日常行为,都能获得积分,在市集现场兑换实用礼品。积分不是“短期激励”,而是“长效机制”:让居民在一次次的行动中,逐渐形成自觉与习惯,从“观望者”变成“参与者”,再成长为“治理合伙人”。
目前,徽昌苑小区公益积分系统累计发放积分卡140张,居民主动参与问题上报、隐患排查、应急响应,推动社区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性循环。
一个市集,办出了服务、关怀与治理;一次活动,折射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中建四局联合属地组织用“党建引领、清单供给、积分驱动”,把碎片化资源整合成系统化供给,把一次性服务转化为长效机制,把临时关怀升华为治理合力。下一步,政企将继续携手迭代推出“主题市集”“专业服务日”,推动更多商户、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让“有邻”成为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