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
近年来,黄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工作安排部署,积极探索、统筹谋划、强化举措,全力推进“双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探索“双创”工作新模式。积极探索符合黄南实际的“双创”工作路子,邀请天津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优秀创业团队到黄南考察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双方创业团队和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分享创业体会、讨论合作模式等方式,为推进“双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双创”平台载体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充分挖掘农牧、文化旅游、藏药材、传统工艺等优势资源,激发广大待业青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个体+企业+平台”的“双创”工作新模式。
发展“双创”工作新平台。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加大创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文化创业产业园、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有机畜牧业大众创业产业园、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精准扶贫产业园等特色创业产业园,为全州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创新发展空间。据统计,近80余家各类合作社、企业、创业团队入驻各创业园区内,涉及电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非遗保护传承、网络科技、职业培训、有机畜牧产品研发、民族服装设计等10大类50余个单元。特别是泽库县精准扶贫创业产业园,通过“政府引领+园区为核心+合作社为载体+入驻企业为突破口+带动农户”的模式,成为具有高原特色的集有机畜牧业和科技扶贫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发展综合功能园区,入驻企业和社会主体10余家,安排就业岗位296个,其中贫困户就业岗位105个。
打造“双创”工作新载体。全州现有的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4个省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科技型企业”运行良好,特别是尖扎和同仁的两个“星创天地”,积极吸纳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主体,在推进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贡献初步显现。如,同仁市近5年孵化培育唐卡绘制艺人1500余人,特别是龙树画苑作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培育人数达528名,为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