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西宁:养老工程充盈城市幸福细胞

发布时间:2020-06-04 09:35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西宁晚报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就是这个城市的细胞,如何让这些城市的细胞充盈起来,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来说,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我晚年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安逸,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家住城北区的87岁的老人程志德向记者缓缓道来自己的幸福感

来源:西宁晚报
 
“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就是这个城市的细胞,如何让这些城市的细胞充盈起来,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来说,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我晚年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安逸,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家住城北区的87岁的老人程志德向记者缓缓道来自己的幸福感到底来自于哪里?
 
“我们的幸福感就来自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
 
近年来,为了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对美好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市不断夯实“1+7+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基础,建成1个、再建3个省级养老示范基地,实现托底性综合性养老机构全覆盖;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共建共治,全市13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80%以上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小区内共同建设,实现了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教育与社区养老“五融”式发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解养老服务“一饭难求”的问题,在城区,实施“爱老幸福食堂”建设,打造五级助餐送餐配餐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城区“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2019年6月份以来,近20万人(次)老年人享受了助餐服务;在农村,我市筹资1.6亿元建成300个村级“老年之家”,形成“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为民实事、为老服务项目让城市的幸福细胞充盈了起来。
 
爱老幸福食堂让西宁老人吃出幸福感
 
“因为疫情的影响,幸福食堂的饭只能外带回家去吃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其的喜爱,这里的饭菜口味适合老年人,经济实惠让老年人吃饭少花钱甚至不花钱。”5月15日,记者在城北区美丽水街社区爱老幸福食堂内见到了赵德库老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天天盼着爱老幸福食堂开张,格外怀念大伙儿聚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的情景。
 
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为提高爱老幸福食堂管理水平,西宁市还建立了“爱老幸福食堂”微信工作群,群内成员由市区民政、各镇办、各社区、运营商等人员组成,通过第一时间发送餐食照片、就餐统计等,实现老人用餐情况第一时间了解,统计数据第一时间掌握,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解决。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中央厨房”“幸福食堂”的餐食及助餐点加工制作配餐就餐全过程和老年人预约及刷卡用餐过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不定期对“爱老幸福食堂”运营情况进行实地督查,了解老人的所想所需,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用餐满意度。
 
据市民政局副局长高波介绍,2020年,西宁市将继续建设5个中央厨房和20个爱老幸福食堂,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配餐服务网络,并不断提升老年人饭菜质量。同时,以爱老幸福食堂为平台,融入日间照料、康复保健、文体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形成“1+N”的助餐服务模式。
 
15分钟为老服务圈绘制老人幸福大合照
 
“孙子在家没人带,我不放心,于是就带到社区来托幼,想做针灸按摩了,社区配有卫生服务站,按摩理疗一应俱全,要吃饭了,爱老幸福食堂已经把饭做好,在家门口,我就能幸福养老了。”在城西区光华社区,76岁的赵生录老人一边说一边邀请记者前往他们社区参观。
 
自2019年6月起,西宁市积极探索推出“爱老幸福食堂”,大力推进“家门口”养老工程建设,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年之家和爱老幸福食堂225个,15分钟为老服务圈已经形成,并且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养老+社区托幼”养老发展模式和“日间照料服务+卫生服务”双证双营社区服务模式,养老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爱老幸福食堂和养老服务“五融”发展成了西宁特色,受到了民政部的充分肯定。
 
互联网+成为西宁老人智慧养老新模式
 
5月16日,记者前往西宁市老年活动中心,在这里每周都要举办两次线上读书会,全市300多名老人会同时在线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撰写读书笔记……
 
据老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特殊时期,线上推出的各种为老服务很受老人们的欢迎。
 
63岁的老人赵凯退休之后选择在西宁养老,他告诉记者,西宁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只是一部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必不可少。如今,在西宁,老人们通过网络,不仅能读书,交友,而且还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养老诉求,这对于一些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更加方便。
 
随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年人大多存在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实现远程看护。近日,在西宁市城北区,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建成的养老机构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在智慧养老方面,西宁市又探索出了“互联网+机构”的新模式,通过这一服务模式,从而让西宁的老年人过得更加幸福。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