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5日,西安市首届智能建造工地观摩会在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西北分公司科研中心(西安)项目拉开帷幕,围绕“数字领航、智建未来”这个主题,观摩会设置了涵盖智能绿色施工、智能设备、智能化管理、钢结构智能化、智能化安全管理与新科技、智能建造控制中心等六大展示板块,呈现了智能建造领域一站式全过程实地体验,让观众们啧啧称赞。

在钢结构智能化展区,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的行业“黑科技”设备及智慧管理系统集体亮相,不时引得参观人员驻足问询。“要说今天最受关注的,就是这两台焊接机器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了!”现场负责解说的项目技术主管张世鹏自豪地说道。据悉,该型焊接机器人分为无轨道管道焊接机器人和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高空施焊、狭小空间施焊以及弯扭构件的主焊缝施焊,效率提升达5倍以上。三维激光扫描仪可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可快速建立结构复杂、不规则场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观摩会所在的科研中心(西安)项目是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西北分公司打造的首个标准化钢构建造工地。该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包含2栋超高层及配套裙房、3栋多层单体结构,共8个单体,总用钢量约8500吨。
作为沣西新城地标性建筑,自2020年8月开始施工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始终把“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贯穿全程。在现场可以看到,每一根钢构件上都喷印着四种醒目的标识:字母数字组合编码,标识该构件在整个结构中的具体位置,相当于它的身份证;三角形符号,标识该构件的具体拼接方向;锁链符号,标识该构件吊装时吊具的着力位置;圆圈十字符号,标识该构件的重心点。
“通过CI标识标准化、安全管理可视化,从深化设计、加工生产,再到现场安装,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准可控,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同时也促使我们转变管理思路,从抓问题转为抓源头,更加注重全过程管理和预先防止问题发生”项目经理韩伟感慨地说。

面对钢构土建交叉施工、厚板焊接占比30%以上,以及新冠疫情、全运会政策性停工等诸多不利因素,项目管理团队深入贯彻建设单位提出的“合规为先、安全至上、质量第一、进度可控”十六字方针,2020年10月25日提前3天实现1#、2#塔楼钢结构正负零施工;2021年8月27日顺利完成1#裙房B区67米大跨度桁架合拢;钢结构高强螺栓一次穿孔率达98.3%;两次荣获总包、监理单位表扬信,项目经理韩伟荣获“钢结构施工先进个人”,充分展现了“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