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5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走进黄冈市浠水县石头小学,在支教课堂上开启了一场以音乐为媒的美育之旅。志愿者们用生动的音乐特色课程,为乡村孩子们编织起一个个关于旋律与梦想的美好片段。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王燕萍 通讯员:解海锋)2025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走进黄冈市浠水县石头小学,在支教课堂上开启了一场以音乐为媒的美育之旅。志愿者们用生动的音乐特色课程,为乡村孩子们编织起一个个关于旋律与梦想的美好片段。
三尺讲台,架起音乐桥梁
在石头小学的教室里,支教老师成为了音乐世界的引路人。课堂上,多媒体屏幕里的画面与歌声交织,从自然风光里的鸟鸣虫唱,到城市地标旁的激昂旋律,都化作传递音乐魅力的窗口。志愿者们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孩子们感受节奏、旋律的变化,原本安静的教室,因音符的流淌而充满活力。孩子们挺直腰板,目光紧紧追随着屏幕与老师,或轻晃脑袋、或小声跟唱,用最质朴的方式回应着音乐带来的触动 。
旋律流淌,叩响美育之门
音乐特色课上,支教队别出心裁。他们不只是单纯播放曲目,还融入音乐知识小讲解,从简单的音符识别,到不同乐器音色辨别,把专业内容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当讲解到民族乐器时,孩子们好奇地张望;播放流行音乐片段,又能看到他们脸上的雀跃。这一堂堂音乐课,打破了乡村孩子接触多元艺术的壁垒,让美育的种子在夏日课堂里悄然扎根。志愿者们用耐心与创意,带着孩子们聆听世界的声音,也聆听内心对美的向往 。
微光成炬,赋能成长之路
“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的此次音乐支教,是乡村美育实践的生动注脚。在石头小学,资源的相对匮乏没能阻挡孩子们对音乐的热忱,也没能让志愿者们停下传递美好的脚步。他们以音乐为纽带,把外界的精彩与乡村孩子的渴望相连,让支教的意义不止于知识传递,更在于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探内心的窗。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稚嫩的哼唱,都是这场音乐支教的珍贵成果,也见证着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的温暖故事 。
当夏日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棂,洒在孩子们求知若渴的面庞上,“微尘出行”的音乐支教课堂仍在继续书写感动。这些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青春担当,让音乐的旋律成为乡村校园里最动人的成长伴奏,也让“支教赋能成长,美育点亮希望”的美好愿景,在石头小学的课堂上慢慢照进现实 。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