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日前,浙江省住建厅发布公告,就《关于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服务模式创新与业态升级,推动传统造价咨询向以数据驱动和AI赋能为特征的“智能顾问”转型,鼓励企业开发数据产品、开展风险协同管理,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新生态。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寒冬) 日前,浙江省住建厅发布公告,就《关于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服务模式创新与业态升级,推动传统造价咨询向以数据驱动和AI赋能为特征的“智能顾问”转型,鼓励企业开发数据产品、开展风险协同管理,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新生态。

据了解,浙江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9%-10%,稳居全国前三。企业总数约1200家,其中甲级资质企业占比约35%。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更新(如老旧小区改造)、绿色建筑强制标准等政策推动造价咨询需求激增。2025年浙江省全过程咨询业务占比达63%,显著高于全国44%的平均水平,单项目服务价值提升40%-60%。政府投资项目中,全过程咨询渗透率已超70%。BIM技术应用率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65%,AI智能算量系统使造价效率提升40%。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BIM技术应用率从2020年的30% 提升至2025年的65%。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造价数据平台,整合材料价格、指标指数等信息,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 向“数据驱动”转型。2025年全省工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抽查合格率从2020年的75% 提升至84%。
浙江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70%;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恶意低价策略,2024年浙江省“双随机”检查发现,22%的企业存在报价低于成本的情况,部分企业通过“阴阳合同”、虚增工作量等方式规避监管,扰乱市场秩序;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具备BIM、AI、绿色建筑等技术能力的造价工程师缺口达40%以上,同时,注册造价工程师老龄化问题突出,45岁以上人员占比超过50%,年轻人才流失现象普遍;数字化转型不平衡,仅30%的中小微企业实现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且普遍存在“重工具轻数据”的问题;全省统一造价数据平台尚未完全打通,企业间数据共享率不足20%,导致 “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筑业“放管服”和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精神,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住建厅制定了《关于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意见》。
提出,到2030年,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产业规模、服务质量、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建设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行业贡献与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行业整体竞争实力保持全国领先。
为推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提质增效,《意见》要求,全面落实“恪守执业行为准则,坚持独立审核地位;保障咨询服务要素,推行无争议价款结算;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实行成果质量终身负责;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多元化收费模式;拓展咨询服务链条,扩大咨询服务范围;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推动造价与AI深度融合;优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工程造价职业保险;完善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签订行为;强化标杆引领,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素质技能”等10项任务。
强调,承担工程结算审核服务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不得与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专业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存在控股、参股、隶属等利益关系,且不能为同一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应保障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理编审时间,政府和国有投资建设工程应当委托第三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进行工程结算审核,咨询服务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程结算审核完成时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超过期限未办结工程结算审核的,应出具无争议部分结算审核报告。
要求,对造价咨询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成果终身负责制。探索建立政府和国有投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赋码制度。
要建立多元化收费模式。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收费不得低于按合同明确的人员配备数量、服务周期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的费用。要设立行业低价竞争风险提示平台,常态化开展低价竞争综合整治。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不得向被审核单位直接收取工程造价咨询费用,建立以质量和诚信为导向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商选用机制。
鼓励施工企业配备和承接业务相匹配的工程造价执业人员,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房建和市政工程,招标人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商务报价需由注册造价工程师加盖执业印章,并约定相应的否决投标条款。
要积极推动AI技术在智能算量、辅助审核、风险预警等造价全过程中融合应用。构建并完善统一的工程造价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造价数据库。加快服务模式创新与业态升级,推动传统造价咨询向以数据驱动和AI赋能为特征的“智能顾问”转型,鼓励企业开发数据产品、开展风险协同管理,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新生态。
要构建全省统一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工程造价咨询职(执)业责任险,研究保险条款与信用评价、成果质量问责联动机制。
要开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梯队培育。搭建企业合作交流平台,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发承包人国际化带动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国际化。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技术人才,构建专家智库支撑体系,深化跨区域协作机制。
浙江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期,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和市场整合,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规范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水平,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以年均8%-10%的速度增长,突破50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为“数字中国”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