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三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四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五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六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七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城市工作;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
据了解,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建国后中央召开的第五次城市工作会议。
1962年7月30日-8月24日,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决定,周恩来召集二十五人参加城市工作会议,即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并起草《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于当年10月6日下发。
1963年9月16日-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下发《<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纪要>的指示》。
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4月,党中央批准了这次会议制定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城市工作会议是时隔37年后首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的全国性的城市工作会议,是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揭开了我国城市发展新篇章。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正值房地产深度调整,中央提出了“去库存”的目标。随后房地产很快进入了一轮新牛市。提出了“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关注了大城市病。两年后,雄安新区诞生,北京通州副中心启动,北京和上海同时进入减量优化发展阶段。
重点关注了城市群的概念,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随后,一批中西部城市群规划出台。成都、重庆、西安的定位显著上升。重点关注了城市的绿色发展、文脉延续性等问题,由此影响了最近10年的城市规划理念。提出“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货币棚改全面发力,对2016年到2017年的楼市回暖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10年发展,我国城市数量已经增加至694个,2024年已有27个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城镇化率由2015的57.3%提升至67%,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而2021-2024年连续4年城镇化率提升幅度低于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有所放缓;城镇人口也由2015年的7.9亿人增加至9.4亿人,每年城镇新增常住人口超1600万人,而2021-2024年年均增加1033万人。
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时隔十年之后召开的又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之后,此次会议再一次为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定向领航。
会议在总体要求中强调,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表明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同时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也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到城市更新的重要发展时期。
今年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随后多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支持城市更新的多项政策措施,包括积极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丰富多样、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等内容,未来这些举措加快落地落实,将有助于加快推动城市更新进程,进一步提升更新质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本次会议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放大城市更新在稳投资、扩内需方面的作用,未来相关部门落地更多配套政策,地方政府也将深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完善相关举措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更多政策加持也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的机遇。
中指研究院认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指明了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方向,城市发展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也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任务中的一部分,这些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各项重点任务不断落实也将为企业参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