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创新新工艺,软土变基石

发布时间:2025-11-14 17:18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近日,由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复杂软土地基负碳劲性复合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成果,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由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复杂软土地基负碳劲性复合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成果,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泰州江东华庭项目应用,该项目位于泰州市高港区,主要由22栋17-26层的住宅楼和10栋商业楼组成。

 

该研究成果聚焦复杂软土地基条件下的地基处理关键技术难题。项目科研团队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及泰州市工程地质领域专家,通过土样试验、试桩检测、方案比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劲性复合桩技术攻关,在桩型优化、施工控制与低碳建造等方面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成果提出了“搅拌桩+预制方桩”协同作用的劲性复合桩新型结构体系,成功将原设计37米预制方桩优化为23米劲性复合桩(外桩为23米水泥搅拌桩,芯桩为22米预制方桩),显著提升桩体承载性能;创新提出“搅一插一”施工工艺,优化芯桩插入时机,将压入间隔由传统“搅三插一”调整为“搅一插一”,并将芯桩压入时间精准控制在4小时内,有效保障了内外桩协同受力;建立了水泥浆液比重动态控制标准,将泥浆比重稳定控制在1.5~1.714区间,单根搅拌桩水泥用量精确至10.29吨,实现材料精细化管理。

本技术成功解决了项目场地内9米深度范围内杂填土与淤泥质粉质粘土带来的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突出问题,试桩检测极限承载力达550吨,超出设计要求值440吨,充分验证了技术可靠性。同时,该工艺大幅减少混凝土与钢材用量,降低碳排放约30%,节约施工成本约45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目前,该项目成果取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省级工法1项,发表论文5篇。已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泰州江东华庭项目22栋住宅楼及10栋商业楼基础工程中全面应用,累计完成复合桩施工超千根,工程质量稳定可靠,获得建设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高度认可。(王育珑)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