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广联达刘刚:以“产业AI”破解行业转型困局,驱动中国建造智能化跃迁

发布时间:2025-11-13 09:06 来源:中华网

核心摘要:2025年11月5日至8日,BAU China国际建筑科技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数字建筑研究院院长刘刚受邀出席Beyond AI数字化与AI主题论坛,发表《产业AI赋能中国建造智能化跃迁》主题演讲。

2025年11月5日至8日,BAU China国际建筑科技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数字建筑研究院院长刘刚受邀出席Beyond AI数字化与AI主题论坛,发表《产业AI赋能中国建造智能化跃迁》主题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建筑”正深刻影响并重塑建筑产业,然而当前行业AI应用推进仍陷于多重误区。要实现真正突破,关键在于发展“产业AI”——将通用AI与建筑领域知识、行业数据及工程软件深度融合,使AI应用从探索“可能性”转向提升“确定性”。同时,刘刚围绕建筑工程大模型与AI平台如何支撑项目应用场景和智能化实践进行了分享,重点介绍了广联达以“一横一纵一AI”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如何推动产业AI在多个业务场景及大量项目中落地应用,赋能行业加速实现智能化跃迁。

 

转型之困:三大误区制约AI价值释放

 

作为建筑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广联达早在2015年便设立AI研发团队,并于2023年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不断加大在建筑领域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依托多年行业实践积淀,自主研发了建筑产业AI大模型AecGPT,覆盖建筑行业规划、设计、交易、成本、施工、运维及综合管理等7个领域20个细分专业知识领域,具备自动化、分析决策、辅助生成等专业能力。

 

尽管行业已形成以“好房子+好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AI落地仍面临挑战。刘刚指出三大认知误区:重“基座”轻场景:企业热衷投入大模型基座,却脱离业务场景,导致技术“悬浮”,投入产出失衡;试图全自建:建筑企业若包揽从算法到应用的全链条,将面临人才、资金与技术三重压力,推高转型风险;期望高、落差大:对AI技术成熟度过度乐观,遭遇现实挑战后易陷入观望,错失智能化发展关键窗口期。

 

 

破局之道:产业AI聚焦“确定性”价值创造

 

面对上述困境,刘刚围绕“产业AI 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产业AI?”、“产业AI的核心价值?”这三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对AI的看法,提出了“产业AI”解决方案。他强调,产业AI并非简单技术嫁接,而是通用AI与建筑领域知识、业务流程和数据以及工程软件的深度耦合,形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体系与应用范式。

 

他用一个生动的对比阐释了产业AI与通用AI的核心区别:“通用AI是‘发现一百万种新解法’,但每一个都可能不深入、无法形成闭环;而产业AI是‘把一个最优解复制一百万次’。”他指出通用AI探索“可能性”,结果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产业AI追求的是优化“确定性”——提升质量、控制成本、保障稳定运行。这要求技术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可重复性与可问责性,这也正是产业AI存在的根本意义。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优秀、确定性能力的放大和系统性转化——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能力,将项目成果沉淀为企业资产,将历史数据激活为当下洞察。

 

转型战略指引:聚焦“三高”,实现价值跃迁

 

产业AI如何真正创造价值?刘刚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三大核心要素:高价值场景、高质量数据与高可靠模型。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价值增长闭环:在业务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会沉淀下海量的高质量数据;这些数据持续“喂养”和优化模型,使其能力不断提升;而更强大的模型又能反哺应用场景,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高质量数据是根基:建筑行业数据高度复杂,以融合BIM与IoT数据为核心构建高质量数据底座,是产业AI发展的前提;

 

高价值场景是目标:通过将AI与BIM深度融合,贯穿设计、成本与施工关键环节,将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的全面价值落地。在设计环节,AI原生驱动的Concetto系统与数维设计平台可实现多方案智能比选和高质量交付,从源头控制成本;在成本环节,AI+BIM算量将10亿级项目的算量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2周,实现了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环节,融合AI智能塔吊、安全识别与进度排程等技术,打通数字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机料”精细化管理,助力项目“省钱、省心、省力”;

 

高可靠模型是支柱:建筑产业大模型作为“专家顾问”,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化与可靠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工程业务场景中真正“可用”。AI应用推进,应以建筑产业大模型为树干,并以其为基础训练企业专用模型,才能确保大模型在现实复杂业务中“可用、可靠”。

 

战略布局:平台化能力助推产业升级

 

广联达依托“一横一纵一AI”战略,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核心技术体系:“一横”指产业业务平台AECOS,“一纵”涵盖工业图形平台与设计平台,“一AI”则包括建筑产业大模型AecGPT与产业AI平台。目前,AI技术已在设计、成本、招采、施工等环节陆续落地。

 

从长沙星沙年轮骨科医院的设计成本一体化,到海南省“机器管”招投标的创新实践,产业AI正在多个标杆项目中验证其价值。这些案例表明,唯有AI与行业知识及工程软件深度融合,才能推动中国建造实现智能化的历史性跃迁。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中国建筑产业已站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跳出通用AI的局限,拥抱产业AI的思维,或将成为打开未来之门的关键钥匙。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