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织密安全网络,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30 15:33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的安全防护网。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2024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同比减少了25.7%,重特大事故更是下降了45.5%。标志着我国在构建高效、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强化法治基础、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以及提高紧急救援效率,逐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的安全防护网。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新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时刻警惕,“防”字当头
 
“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我国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救援行动更加高效,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人民防线持续加强。
 
王道席介绍,应急管理部着力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围绕“一件事”全链条厘清责任,组织开展了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重点地区“结对帮扶”机制,并对重点行业派出专家服务团,支持企业安全发展。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如燃气安全、电动车充电隐患及消防通道堵塞等,国家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并实施了一系列打击非法行为、规范操作流程的措施。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全社会对安全隐患的认识,也促使相关部门更加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力求从根源上消除潜在威胁。
 
快速响应,精准施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统筹好安全和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护航。为此,我国正在不断完善上下贯通的信息传递体系,建立更为灵敏的安全预警机制。加大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和特种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利用高科技装备提升现场作业效率。未来建成的六大区域性救援基地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救得快、救得准,是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诸如洪水、滑坡、地震等各类灾害风险多发易发。强化体系建设,持续补弱固优,“打有准备之仗”,才能让应急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这一方面有赖于上下联通的应急信息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等的建设完善;另一方面,也十分依靠专业救援力量的后备保障。建设六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加大特种救援人才培养力度、以科技成果“武装”救援装备等,为的就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应急力量能够拉得出、靠得住、救得快、救得准。
 
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应急管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了激发公众的积极性,政府鼓励大家主动报告身边的不安全因素,设立多种渠道便于信息反馈;定期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并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民间力量参与到公共安全管理之中。这样既能增强个体应对危机的能力,也能营造出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急管理的作用愈加凸显。唯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方能有效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