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2023年,我国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

发布时间:2024-09-20 07:07 来源:

核心摘要:记者从国家统计局9月19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寒冬)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9月19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
 
统计局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方面,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22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72亿元,比2001年增长8.1倍。其中,燃气投资371亿元,增长3.5倍;集中供热投资517亿元,增长4.7倍;排水投资2677亿元,增长9.9倍;园林绿化投资1700亿元,增长8.4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708亿元,增长11.3倍。另一方面,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8.1%,比2000年提高63.8个百分点;供水普及率99.4%,提高35.5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8.1%,提高52.7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111.3亿平方米,增长9.0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0%,提高14.8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平方米,增长3.1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9%,比2001年提高41.7个百分点。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方面,农村清洁卫生状况持续改善。2023年,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另一方面,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2022年,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为7792万平方米,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6.0倍。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时期开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上年持平。
 
能源结构持续调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1980年的72.2%下降至2023年的55.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7.1%上升至2023年的26.4%,提高了19.3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为15.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到52%。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形成。
 
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十一五”以来,单位GDP能耗整体呈现下降态势,累计降低43.8%,年均下降3.1%。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1980年的69.5%提升至2022年的73.2%,提升了3.7个百分点。
 
绿色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1.8%,与2015年相比,保有量和占比分别增长7.4倍和提高1.4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以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041万辆,比“十三五”期末增长3.1倍,占汽车总量的6.1%,比“十三五”期末提高4.3个百分点。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