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绿色经济新赛道:为建筑疏通“经脉”

发布时间:2024-06-20 17:00 来源:解放日报

核心摘要: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新职人”榜上有名。它是指具有特定专业技能和经验背景、从事新兴职业的人。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

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新职人”榜上有名。它是指具有特定专业技能和经验背景、从事新兴职业的人。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

邓光蔚就是一名“新职人”,他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爬上天会商务广场(原凌空SOHO)的大楼了。楼顶分布着408组、共计1052.64平方米的光伏板,这套光伏系统在去年年初投入使用,每年能发电22万度,提供给建筑本体使用。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改变在这栋建筑里悄然发生……

如果把建筑比作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智能优化和各条“经脉”的疏通、改造,就是邓光蔚和同事们的工作,他们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

保证人的舒适性,又达到节能的效果

“你看,凌空SOHO四周没有遮挡,非常适合增设光伏板。”邓光蔚指着建筑楼顶说。光伏发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怎样安装和利用光伏发电却考验智慧。为了避免对屋顶原有绿化产生影响,他们把绝大部分光伏板铺设在屋顶核心筒上。如今光伏板周围的绿植长势良好,这让邓光蔚感到欣慰。

“这是整个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中最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其实,我们还做了很多智能化和控制方面的改造。”邓光蔚说,“这些才是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

比如新风系统的智能变频控制,可以根据空调回风口的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频率。每天早晨上班的人不多,二氧化碳浓度不高,新风系统就自动降低运行频率,到了下午和晚上,随着建筑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运行频率也自动升高。这样既保证了人的舒适性,又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在这栋建筑里,诸如此类的节能改造还有很多。该建筑2023年全年运行数据显示,其改造后的用电、用气量都大幅下降。根据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定,该建筑节能量可供上海1.3万个家庭使用一年。

这是邓光蔚和同事们所做出的努力。邓光蔚是上海建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而现在,他和团队同事们有了一个更规范的称呼: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

“这是一个团队协作、体系性的工作”

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制定的《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实施。此前,该职业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成为一个被国家认可的新职业。

在《大典》里,“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定义是: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从事建筑及其环境、附属设备评测、调适、改造、运维等工作的咨询服务人员。上海朗绿科技低碳建筑与能源业务中心副总经理王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团队协作、体系性的工作,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既懂建筑、暖通,又懂IT开发、智能控制,还能做运维管理,建筑节能减排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

就拿新建一栋建筑来说,从设计规划开始,就要分析它的选址、朝向等,怎样才能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让建筑最节能,还要考虑它的能源形式、设施设备,包括后期的自动控制、运营管理,都要考虑节能减排。

“我们改造时会尽力去发掘原有设备的性能和潜力,而不是简单粗暴、大量去更换设备来节能,这样业主的整体投资就会比较低,再加上政府对低碳项目的补贴,就能达到比较好的经济性。一个节能减排方案的经济性好了,才有落地的可能。”邓光蔚说,“省钱也是节能减排咨询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筑节能减排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说实在点,就是这件事能帮你节约多少电费。”王博说。

从更大层面上来讲,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等),在全社会总能耗中的占比达46%。因此,我国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势在必行。

与其他大多数行业一样,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收入与年资、职级和承担项目的大小、重要性相关。朱雨婷是一名“95后”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她本科毕业后赴英国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工作了近5年。即便这样,她仍是团队中资历最浅的年轻人。

不过,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她看来希望和信心是最宝贵的。“建筑节能减排是一个新赛道,我看中的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前景,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朱雨婷说。(记者 雷册渊 郑子愚 实习生 王佳诺)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