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武汉:“绿色驿站”进社区 居民家门口共享绿色空间

发布时间:2023-04-17 15:16 来源:新华网

核心摘要:武汉自2018年推进社区利用公共空闲地,打造休闲游赏、科普培训、园艺交流、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绿色驿站,为居民提供“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服务平台,让市民家门口增绿、家门口共享绿色空间。

武汉自2018年推进社区利用公共空闲地,打造休闲游赏、科普培训、园艺交流、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绿色驿站,为居民提供“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服务平台,让市民家门口增绿、家门口共享绿色空间。
 
步入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公园社区的绿色驿站,各种绿植花卉错落有致,多肉植物娇俏可爱,藤蔓枝条沿墙壁伸展。这个绿色驿站面积50多平米,巧妙地分割出园艺书籍借阅、植物展示、园艺工具展示、交流休憩等功能区,一步一景,一步一趣。
 
在这个小小的驿站内,居民可以学习种植养护知识,也可以将家里养不好的花寄养于此。驿站还提供绿化技术指导、家庭园艺新资材展示、植物医生、植物互换、自然教育课堂等免费的便民服务。
 
路过绿色驿站,大多人会以为这里是个鲜花店。如此温馨美好的绿色空间,却是从一间废弃的临街屋变身而来。
 
社区负责人邓倩介绍说,这个绿色驿站由武汉市绿化服务中心和公园社区共同打造,集合了社区、居民、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居民中具备园林专业知识的居民,从驿站规划选址就出谋划策,成为驿站的志愿者力量,相关绿化企业捐赠了花卉和器材,小区物业也主动加入建设和维护。驿站筹备和建设历时3个月,于2022年9月底向市民开放。
 
大屏上播放着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书架上摆放着园艺类书籍和各种植物种子,智能花箱自动喷水浇花……这间绿色驿站既是一处园艺交流地,也是一间科普坊。孩子们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大人则来这里观摩学习花艺,了解最新园艺资材。
 
邓倩介绍说,驿站今年的重头戏是“园林大咖一站式解读二十四节气智慧”科普活动,即根据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番花信,邀请专家在每个节气深入解读一种花卉,融入节气特点、花卉特征、养护技巧和古文诗词,让居民学透一种花,收获知识与乐趣。
 
在武汉,像这样的绿色驿站不在少数。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与才聚社区共建绿色驿站,为居民开讲“身边的昆虫”“身边的植物”系列科普课堂;武汉地铁集团为清锦城社区绿色驿站添建凉亭,并组织下沉党员参与驿站志愿服务;中山公园发动党员干部捐赠绿植、容器,带领万松街公园社区居民,打造了一处“楚辞”主题绿色驿站……单位协建、企业帮建、社区共建,多种主体合力,为武汉市民家门口增添一抹抹绿意。
 
居民将“生病”的植物搬到驿站“救治”,将废弃轮胎、瓶子拿到驿站改装成花盆,将厨余垃圾发酵成有机肥,用绿色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绿色驿站服务功能也从最初的植绿、识绿、赏绿,不断升级到养绿、换绿、医绿、购绿等多种功能兼具的综合平台。
 
三眼桥社区绿色驿站位于江汉区西马新村小区内,建设面积100平方米,室内空间设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室外空间分布在小区6、7、8三栋楼前开阔区域,设有种植区、游览区、休息区、沃肥区、雨水收集区、室内交流区、室外交流区等7个功能分区。
 
西马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内居民大多热爱花艺,喜欢在自家阳台打造一方花草世界,还有不少家庭获评“武汉市花园家庭”。
 
得知小区内要建设绿色驿站,资深花友程新平主动担起志愿服务队队长。她带领志愿者商议苗木花卉搭配,收集各种废弃可利用的物件用来造型。程新平的邻居黄蜀安已经90岁高龄,也是小区内的花园家庭,他们为绿色驿站捐赠多肉、绣球和吊兰,为驿站初期建设增添许多生机。
 
在程新平和黄蜀安的带动下,小区越来越多家庭参与到绿色驿站建设中,有夫妻组,也有爷孙组;有运来营养土的,也有送来废弃家具物件,还有送来盆景花卉的;还有居民自发负责浇水、修剪及病虫害预防等日常管养。从三角梅、对节白腊、双色茉莉,到造型各异的珍贵盆景,一处隐于闹市的精致院落成为居民喝茶赏花的好去处。
 
该社区党委副书记吕艺娟说,通过热心志愿者以点带面,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形成了良好的植绿、爱绿、护绿氛围,也让小区邻里和谐与凝聚力大为提升。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唐闻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武汉市已建成的绿色驿站达到313个,开展各类生态实践、自然教育活动近300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近20万人次。
 
据了解,武汉今年将再建100个绿色驿站,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累计达到500个,实现城市建成区社区绿色驿站覆盖率达到三分之一,满足中心城区站点服务范围达到500米,新城区、功能区站点服务范围达到1000米的要求。
 
“绿色驿站不能为建而建,而要成为培育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爱绿护绿与低碳生活的服务阵地。”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组党书记、局长吴俊勤说,下一步,还将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打破空间限制,拓展驿站功能,并且进一步充实园林专家队伍,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绿色驿站运维管理,使其“七绿”功能真正落到实处,让绿色生态理念不断向基层延伸。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