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海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的第5年。
5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蓬勃兴起。这5年来,海南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企业落户、一批批“新海南人”来琼定居创业,开启了令人期待的“新生活”。他们,既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受惠者。他们的故事,鲜活地记录了海南自贸港建设5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自贸港新视界》系列报道,通过讲述新业态、新“声”代、新海南人、新企业、新生活、新农人、新生代的故事,展现海南推动自贸港建设的进展成效。
“这就是我们的ALC板材(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重量只有传统墙体的三分之一,却能够满足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板材抗弯、抗裂及节点强度要求,性能十分优越。”近日,在海南临高金牌港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庄住工”)的装配式建筑配件生产车间内,负责人李松林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前不久,这样的绿色建材走出国门,成功出口新加坡。
在工厂车间造“零件”,再到工地上把这些“零件”像搭积木一样把高楼大厦“拼装”起来,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不仅建材、建造过程更加低碳环保,还能够缩短工期,经济效益显著。
在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内,装配式建筑企业接连入驻。随着自贸港建设步伐加快,新业态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初具雏形,绿色建筑不仅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更瞄准东南亚市场,加快绿色建筑产业发展。
从“无”到“有”
助力自贸港绿色建设发展
康庄住工一直致力于绿色建筑技术生产,2020年康庄住工决定在海南开设分公司。2021年11月,康庄住工顺利入驻临高金牌港并投产。
为什么“选定”海南?“海南自贸港建设前景好!”李松林不假思索地答道,在他看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都吸引着他们到海南来办厂。
但李松林记得,刚到海南时,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还比较薄弱。“就拿金牌港园区来说,我们刚拿地入驻时,这里还是一大片荒地。但是现在已经是工厂车间林立,园区已经规划发展成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交易、维护等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集群。可见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之快。”李松林说。
以往,海南装配式建筑的配件需从省外运进来,不仅耗费时间,成本还高。如今,在海南岛内就可以“一站式”采购完所需的配件。而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也驶入“快车道”,产业链初具雏形。
“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我们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李松林说,目前公司生产的绿色建筑配件主要销售海南,市场供不应求。
首单ALC板材出口新加坡
海南绿色建材走出国门
近日,记者走进临高金牌港康庄住工生产车间,车间的流水线上一块块砌块和板材正有序生产制造。车间内环境整洁,并没有想象中的粉尘飞扬、异味刺鼻。
李松林告诉记者,砌块和板材的原材料来自于石英砂、水泥、石灰等,更加绿色低碳、性能优越。例如“ALC板”可塑性强,它能大大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带来长期经济效益。
去年,康庄住工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洽谈Provence Residence项目商业合作,促成首单35立方ALC板材出口新加坡,让海南绿色建材走出国门。
“首单”出口东南亚市场,让李松林备受鼓舞,他认为这样的成绩与海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分不开。
“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谈到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未来,李松林干劲十足,他透露,康庄住工还将成立技术研究院,未来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长效稳定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组织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助力海南绿色建筑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延伸阅读
海南新业态
作为新的产业分工,装配式建筑这一新业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由无到有,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海南通过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建立标准体系、完善产能布局等动作,推动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规模实现连续四年翻番,目前产业链初具雏形。
相信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航天发展、深海养殖、新型能源、数字经济、智慧医疗等新的产业和业态,将焕发蓬勃生机,成为海南靓丽的产业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