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万米级特深钻探技术获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4-03-13 11:01 来源:经济日报

核心摘要:近日,我国首口设计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成为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万米井,标志着我国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我国首口设计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成为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万米井,标志着我国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中国石油在塔里木油田实施的重大“深地工程”,肩负着科学探索和油气发现两大使命。该井设计井深11100米,于2023年5月30日开钻。

从地面到万米地下,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还要跨越地下“万重崇山”,穿越多套不同岩性、不同压力系统的岩层。极端时,钻井工具要面对170多兆帕压力的冲击,同时经受近220摄氏度的超高温考验。在这样恶劣的井下环境中,一般钻井设备仪器的电子元器件、橡胶件等均会损坏或失效。

万米深地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也是衡量国家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井下的极限温度压力环境,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西部钻探、宝石机械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了超高钻台大载荷提升系统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测斜等工艺技术,万米取芯及电缆等资料录取装备实现突破,175兆帕特高压压裂车、压裂液装备完成生产研发并成功在现场试验,打造形成万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集合地质、工程、装备等精锐力量,组建了9支技术支撑组,为成功突破“深地极限”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该井顶住了井下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等多重考验,在井斜、井径、测井等关键质量指标方面均达到100%的合格率,形成抗特高温水基钻井液、大吨位长裸眼下套管及固井配套技术等7类21项阶段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0%。

“前期,我们攻克了超高吨位载荷,超长、超大井眼安全钻进,多压力系统、多套复杂地层合打等诸多难题,在二开、三开固井下套管作业期间,创下我国大尺寸套管下入最深、套管下入吨位最大、大尺寸井眼国产仪器测井最深等多项纪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深地塔科1井井长王春生介绍。

深入万米未知领域,钻井难度呈指数级增长。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瞄准11100米乃至地球更深处,深化万米成烃、成储、成藏理论认识,加大复杂难钻地层钻井攻关力度,不断推动175兆帕特高压井口等装备技术迭代升级。

后期,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将钻取分析深藏地下万米的岩芯,除了在揭示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探索地球深部流体系统与地热结构、探寻地球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为突破传统地质认识、形成中国特色万米油气成藏地质理论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并且深层超深层新增油气储量占比逐年增大。深地塔科1井所处的塔里木盆地是全球唯一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

“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向地球深部挺进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表示。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