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江西赣州:全市现有77处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这样找

发布时间:2023-03-11 15:50 来源:赣南日报

核心摘要:3月8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4.5级地震,赣深高铁部分列车暂停运行,不少赣州网友称感受到了震感。对此,有不少市民向赣南日报社民生热线8333666和问政赣州平台咨询,假如我们当地发生了地震,那么应急避难所在哪里找?市民该怎么应对?

图片 01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
图片1 1
赣州市中心城区南门文化广场应急避难所指示牌

3
8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4.5级地震,赣深高铁部分列车暂停运行,不少赣州网友称感受到了震感。对此,有不少市民向赣南日报社民生热线8333666和问政赣州平台咨询,假如我们当地发生了地震,那么应急避难所在哪里找?市民该怎么应对?

公园广场设有应急避难指示牌

记者来到赣州市中心城区南门文化广场看到,入口处几块写有“应急医疗救护”“应急棚宿区”“应急指挥”等字样的指示牌立在广场内,指示牌均指向空旷的广场。记者注意到,该广场内有不少绿地,地形平坦空旷。随后,记者又来到城市中央公园,在公园多个入口处均看到了写有“应急避难场所”字样的指示牌。

据了解,城市中央公园应急避难场所交通便利、场址安全、空间开阔,规划用地面积
46.34万平方米,可应急安置1万余人,达到国家Ⅰ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3
8日,记者在位于兴国路与会昌路交会处的赣州市樱花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在公园里休闲散步,公园外的道路处设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来公园散步,锻炼身体,但很少留意指示牌。他们认为,地震时应该及时跑到空旷开阔的地方去避险,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开阔地应该就算是个紧急避难所。

全市现有77处应急避难场所

“赣州是全国
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区内贯穿河源-寻乌-邵武深断裂带,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工程师赖智华说,我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多集中在公园、广场、各大学校及一些小区内的广场。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通达”的原则,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据悉,目前,全市共建有应急避难场所
77处,面积约845.12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险人数127.6万人。其中,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南康区和赣县区已建23个,面积超387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险人数约67万人。全市各乡镇共有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数量2788个,可容纳受灾群众数量187万余人。

赖智华介绍说,赣州市城市中心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中央公园、市体育中心、长征广场
(原黄金广场)、八境公园、南门文化广场5个应急避难场所,工程总占地面积99.34万平方米,棚宿区面积达9.86万平方米,可应急安置3.9万人。赣州市体育中心和城市中央公园属于国标Ⅰ类避难场所;长征广场属于国标Ⅱ类避难场所;八境公园和南门文化广场均属于国标Ⅲ类避难场所。

此外,赖智华还告诉记者,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建设内容有棚宿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及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等。应急避难场所是现代化城市用于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使群众能在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罗敏、实习生刘迁怡、李紫菲文/)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