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立邦聚焦建筑节能保温工程品质,推动青岛绿色低碳城乡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29 13:05 来源:燃投

核心摘要:深耕建筑工程领域多年,立邦以适用于多场景的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助力青岛全面打造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的标杆。

近年来,建筑节能标准稳步提高,绿色建筑为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路径。青岛作为山东省首个低碳试点城市(1)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指定的外墙外保温行业自律试点城市,急需建立具有安全耐候特性、适用于不同建筑、满足不同需求的外墙保温节能系统,系统化地提升建筑节能保温工程质量。深耕建筑工程领域多年,立邦以适用于多场景的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助力青岛全面打造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的标杆。


提升建筑节能保温工程品质,让城市更美好


对于住宅项目,建筑的节能品质不仅关系到耗电量的节省,更与生活的舒适度息息相关。而在此基础上,沿海城市青岛还面临着季节性台风和潮湿环境带来的压力,这对建筑的安全性和耐候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邦在青岛某万科住宅项目中给出了示范性的案例,通过以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为基础的建筑节能集成交付解决方案,提升节能系统的体系安全性,保障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能经受严寒、大风、潮湿等气候考验,避免建筑结构外侧的外墙脱落等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采用不同保温主材的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吸水量均低于500g/㎡的标准要求(2),更好地阻止自然界水分的渗入,减少海风带来的湿气环境对墙体的不利影响,系统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潮湿环境下也能保障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采用立邦安墙宝(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住宅项目


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不仅适用于住宅项目,也适用于学校、医院、办公楼、商业、产业园区等项目。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公共场所,人流量密集,对建筑项目的安全和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在青岛即墨上疃安置区学校项目中,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面积超过15000㎡,由于系统保温主材为岩棉板,达到A级防火要求,为整体外墙带来了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

采用立邦安墙宝(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学校项目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肩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青岛某海洋生物及装备产业园项目使用的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使得外墙具有了较高的抗压和抗拉伸强度、耐老化性能,其系统保温主材岩棉板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降低室内能耗,节能效果显著。在做好细部节点的处理的前提下,系统还可以更好地防止墙体结露、生霉,打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办公环境,提升建筑的品质。

采用立邦安墙宝(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产业园项目


当下“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转为全球行动。住建部在2022年3月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3)。《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显示,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50%(4)。因此加强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立邦安墙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其良好的整体性能,通过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为建筑带来了高效保温、节能降碳的效果,也为建筑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充分满足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需求,赋能绿色建筑,助力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型。


在“双碳”政策的指引下,立邦将坚守“刷新美好生活空间”的企业使命和“永续大地精‘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助力打造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绿色建筑,刷新绿色低碳的人居空间。未来,立邦愿助力守护更多“低碳城市”,在建筑节能领域不断深耕,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创造更多绿色可能。


(1)内容来源:齐鲁晚报《创新实践“双碳”战略,青岛能源集团积极推进城市供能低碳转型》


(2)数据来源:在标准实验室检测条件下,采用岩棉板系统的吸水量约为标准的20%,而模塑聚苯板系统的吸水量则约为标准的50%


(3)内容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4)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省级建筑碳达峰形势评估》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