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1-08-18 10:25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近日,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中华建设网讯  近日,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为目标、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是城市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的发展,围绕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公益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也要看到,各地便民生活圈还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须加快便民生活圈建设,让城市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更畅通。

既要“保基本”,也要“顾升级”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包括不起眼的维修点,满足居民修鞋、配钥匙、改衣服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城市生活需要柴米油盐、人间烟火。修车、修鞋、补衣服、理发……这些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城市居民包括新市民的刚需。随着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唤回“小修小补”行当的从业者,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普遍的期盼。
 
随着时代变迁,修雨伞、磨菜刀等“小修小补”手艺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给多样性的生计出口和丰润便捷的生活日常提供了多一种选择的可能。一对外地夫妇在社区里靠一个不起眼的缝纫店,能供出两名大学生;有低保的修车人与摆摊的老熟人一起“颐养天年”;因为上了年纪而没法去美发店打工,又没本钱独自开店,于是靠街头理发“二次创业”……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身边的世间万象。
 
老旧小区改造也好,城市更新也罢,不能一味强调破旧立新、高端配套、招大引强,不要把高品质生活就等同于连锁店、大商场、高消费,也不一定要把城市处处搞得花团锦簇、大红大紫,而让原有的小商店、小作坊、路边摊、缝纫铺、理发点因“有碍市容”而四处星散。
 
每一次城市更新,应该是一次生活质量的叠加上升,而不是原有栖居温情的剥离丧失。这就要求城市的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各方利益,提前做好预案,有意为城市空间“留白”,尽可能利用社区边角地带接纳居民有需求的“微服务”。

创新服务能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应增强服务便利,鼓励“一店多能”,通过跨界经营提供代收代发、租赁等便民服务。其次,应拓展智能体验,鼓励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再次,应优化信息服务,支持依托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推动接入智慧城市和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让社区商圈成为更有温度、更有黏性的新型社会生活空间。
 
各城市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不同找到相应的发展侧重点。既要瞄准现代生活,在打造更时尚、新型的生活圈上发力,也要注重完善商业布局,提升基本服务功能。由于便民生活圈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各地在支持便民生活圈发展时,要注意完善类公益性商业设施,用于提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平价或微利商品和服务。
 
城市便民生活圈的发展完善有利于提高百姓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期待各地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引导规范经营,不断提高社区商业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服务水平,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把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