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深圳华强北一栋70层高的大厦出现晃动,现场市民纷纷逃离。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就此回应称:未发生地震,赛格大厦摇晃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核查。相关专家回应,此次大楼晃动或跟共振有关。
事件:
2021年5月18日12点31分,赛格广场值班人员接到租户反映感觉大楼晃动,大楼管理处迅速通过楼层广播通知楼内人员应急疏散,并安排工作人员引导人员有序撤离。13点55分,赛格广场内所有人员已安全疏散。大厦内人员已全部撤出,外来人员已禁止进入,各出入口(含停车场出入口)已有保安或物业人员值守。据介绍,消防、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详细情况及原因待查明。
赛格大厦基本情况:
赛格大厦高355.8米,总建筑层79层,地上75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 ,1999年建成完工,是深圳华强北的地标性建筑。
网友观点:
18日下午,从赛格大厦撤离的徐女士说,她在赛格大厦51楼上班,18日12时15分左右,她和同事在办公室吃饭,有同事说“有晃动”,其他同事说不明显,大家就没有在意。饭后,她准备午休,约13时05分,“椅子晃动比较明显,大家都感觉到了”。于是,她和同事连忙跑出来,发现外面也很多人在跑。
“楼下管理处也在一起疏散,没有拥堵,没有太恐慌。”徐女士说,赛格大厦有两个电梯,从51楼下去,先走楼梯到45楼再坐电梯最方便,她就是走楼梯到45楼再坐电梯下来的,“也有同事直接从51楼走到一楼,那时候坐电梯的很多人”。
“晃动也不是非常厉害,和地震的感觉不一样,就是椅子有明显晃动感觉,还有大厦里的柱子,如果靠在那里也有明显的晃动。”徐女士表示,目前,大家也不知道原因,赛格大厦暂时封了。
18日14时许,赛格大厦管理处一工作人员称,目前,大厦内的人员已基本疏散完毕,还有工作人员在排查是否有人在楼内,至于为何发生晃动,还在排查中。
应急处理:
福田区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区相关职能部门已组织专家到场对大楼安全进行检测,经专家初步检测排查,大楼周边场地未见地面开裂情况,未见幕墙板块脱落损坏。经深圳应急管理局查看并分析深圳全市各地震监测台站数据,深圳市未发生地震。目前,当地地质等多个专业部门已经赶到现场核查情况。
商铺暂停营业:
华强北街道有商铺接到通知,最好暂停营业。该街道党政办公室黄先生说,大概中午12点左右,街道接到信息,说辖区赛格大厦出现晃动,街道联系相关部门赶到现场处置。
附近的小米授权店距离赛格广场100多米,就在附近的华强北步行街上。下午4点多,该店一位工作人员说,当时自己在店里,听到外面很多人在跑,后来才知道是赛格大楼出现了晃动,然后店里的客人,同事也跟着跑出去了。
该工作人员说,后来店里接到通知,说考虑到大家安全,最好暂时不要营业,“今天估计是不开了,门锁了,我们都在回家了,不过步行街附近的商铺,离得稍远的也还有营业的,反正大厦的肯定都撤了,周围都拉着警戒线。”
专家分析:从目前掌握信息看就是共振现象
曾经参加过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金融大厦等深圳超高层建筑设计建设的,中科建工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分析,此次赛格大厦产生晃动,排除了地震的因素后,比较大的可能是因为刮风引发大楼产生了共振,情况类似去年虎门大桥发生晃动的情况。目前在没有明确查出原因的情况下,只有这种解释,最后要以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他还解释到,其实大楼发生晃动是经常性的,只不过平时晃动的幅度比较小,常人不易察觉,他曾经在参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设时,通过GPS检测到楼顶的两座塔吊出现过摆动。
陆建新还补充到,赛格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厦,对于这次发生的情况,后期需要做详细的分析和检查。
链接——高层逃生技能
虽然这一次大厦摇晃的原因仍未查明,但在遇到地震或者类似事件时,掌握一定的高层逃生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来学习一下:
住高层公寓应当熟悉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常识。当前,城市一栋栋高层公寓拔地而起,更多的居民居住在高层公寓里。住在高层公寓,一旦遭遇地震事件,如何快速应急避险和疏散,就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方面,要先弄清楚高层公寓在地震时的反应。高层公寓由于其高度的缘故,它本身的自振周期比低矮房屋的自振周期大,与长周期的地震波更易形成共振,它对远距离的地震就更为敏感,因此,高层公寓往往会比低矮房屋“感受”到更多的地震事件。但这些远距离的地震事件,一般不具有破坏性,仅仅是震感影响而已。此时,一般只需就地避险,不需紧急疏散。
另一方面,还要清楚高层公寓的抗震能力。鉴于高层公寓大多是框架结构,在抗震设防上,考虑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标准。万一遭遇特大的地震事件,墙面、门窗等更容易受到破坏(从抗震设计规范角度讲,这种破坏是允许的),此时应远离主墙面、门窗和高大家具的地方,迅速到卫生间、厨房等小开间房间躲避。由于卫生间、厨房等的墙面、地面都是整体浇筑,开间又小,整体性强,破坏会最轻,属于相对安全的空间。
从上面两种情况看,感受到地震时,第一时间都需要迅速就地择机避险,而不是急于向外疏散。等待地震晃动停止后,再沿消防通道有序疏散,以防后续余震的影响。疏散时,禁止乘坐电梯,因为地震时往往会停电。更忌跳楼逃生,也不提倡用绳索逃生(因为一般居民未受专门训练,加上楼层高,更易出危险)。如果消防通道因破坏受阻而无法疏散,则就地等待救援。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疏散:地震时,极易诱发火灾。一旦出现火情,应紧急疏散。一种情况是建筑物没有破坏,则沿消防通道快速有序疏散。一种情况是消防通道遭受破坏受阻,则择机远离火场。
疏散后,应迅速撤离高层公寓,疏散到开阔地带,以防止外墙贴面、玻璃幕墙等高空坠落物。
需要强调的是,居民应当制定应急避险和疏散家庭预案,平时要熟悉地震应急避险周边环境、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位置,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让我们通过普及预防文化,把潜在的灾害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