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建设海绵城市,告别内涝

发布时间:2020-07-30 11:42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摘要:据报道,暴雨来势汹汹,但山东青岛、湖北武汉、江苏宿迁等城市,经过“海绵”改造的区域内未产生明显积水,基本告别“内涝模式”,做到了雨停路干。

据报道,暴雨来势汹汹,但山东青岛、湖北武汉、江苏宿迁等城市,经过“海绵”改造的区域内未产生明显积水,基本告别“内涝模式”,做到了雨停路干。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干旱或需要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把一座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命体看待,在提升城市排水功能时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有利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可以增强区域自然生态调节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然而,目前我国“海绵城市”还是比较少。入汛以来,从南到北多个城市发生内涝,与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妨碍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积有一定关系。建设“海绵城市”,涉及城建理念、规划、资金、技术等诸多环节和难题,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没有啃硬骨头的精神不行,没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也不行。建设“海绵城市”,是我们在新时代与水和谐相处的良机,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让城市回归自然的现实要求,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期待更多城市管理者“上下并重”,扎实强化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把珍贵的降雨留下来。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