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工程

战罢疫情 又战险情,汉阳市政党员先锋队迅速集结守护武汉平安

发布时间:2020-07-21 22:26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 时值雨季,强降雨频发,防汛工作处于关键阶段。汉阳市政提前谋划部署,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

中华建设网讯  时值雨季,强降雨频发,防汛工作处于关键阶段。汉阳市政提前谋划部署,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制定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及防汛应急小组,层层落实责任。连日来,在集团党委的部署下,各分子公司成立由500余人组成的6支防汛应急抢险突击队,其中党员达82人,参与疫情建设的人员达50%。投入挖掘机、水泵、发电机等机械设备150余台,所有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公司上下联动,筑牢防汛安全堤。

1_conew1

汉阳市政防汛应急抢险一队,于7月11日连夜奔赴黄陂,紧急调度物资、机械设备、机械操作手紧急赶往黄陂四季美水产批发市场集结点。截至日前,防汛抢险队已在黄陂滠口驻守10天。

汉阳市政防汛应急抢险二队现有40余名人员在东西湖东山区东山街道府河大堤参与防汛值守任务。另外从7月19日凌晨起,还组织60余名人员,5台农用车,2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平板拖车等抗洪机械,以及救生衣、雨衣、雨靴、铁锹、编织袋、沙袋等物资迅速前往汉阳江滩防汛一线进行驻守,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和机械驾驶员24小时随时待命。

7月20日上午7时,项目经理罗平照、张光带队,组织管理人员5名,施工人员70余人组成汉阳市政防汛抢险三队,奔赴长江堤防鹦鹉堤防段。另一边,刘海军、纪成成带队组织70余名防汛队员奔赴汉江古田桥至蔡甸堤段。两个防汛点的防汛队员分成三组,每组20余人,通过白班、夜班轮换,24小时不间断地毯式巡查,对大堤进行“诊断”,确保巡堤无死角、全覆盖,不漏一处险情。汉阳市政防汛抢险三队将日夜值守在防汛项目部,直至防汛指令结束。

汉阳市政防汛应急抢险四队按照汉阳区鹦鹉街防汛抗洪分指挥部防汛值守要求,投入农用车7台、水泵5台、发电机3台、平板拖车5台及雨鞋、救生衣、安全绳等10余类防汛器械进入紧急待命状态;同时,集结25名防汛人员当即赶赴汉阳江滩进行值守工作,以8人为一组,一天内三班轮岗,开展无盲区、拉网式风险隐患大排查,做到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轮班值守察看汛情。
 
2_conew1

汉阳市政防汛应急抢险五队组建了一支由15人组成的防汛值守队,在永安堂码头闸至十二站闸沿河堤进行防汛。采取3班倒模式,每组5人,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沿堤巡逻,巡逻一趟需要20分钟。为便于更加准确的观察堤边有无渗水现象,巡逻时队员会拿着竹竿沿着堤边的湿草地,并用竹竿探测湿草地、坑地,观察堤边有无冒水、渗水现象。防汛关键时期,巡逻队员时刻观察江边的状况,遇到有人在江边戏水或者垂钓,会立即进行劝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迅速反馈。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关注水位情况,确保做到勤巡、细查。

汉阳市政防汛应急抢险六队全员24小时轮岗备战,针对因雨水冲刷而产生危害的危险地段,进行紧急抢修,做好基地及周边社区的抽排水工作,防止因暴雨引发的渍水影响防汛应急出行。目前,公司正在抢修米梁山和大桥社区等地。

自1月22日以来,汉阳市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建设,参与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13家方舱医院、19家医院和隔离点及汉阳区10条街道,198个社区、村湾等点位的封闭工作。3月初,在进行防疫建设的同时,汉阳市政又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准备,全集团于3月16日正式复工复产,目前复工复产率已达100%。7月中旬以来,汉阳市政又主动投身防汛抢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先锋队扎根在防汛第一线。截止21日,已在抗洪一线坚守14天。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