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加快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武汉城建部门简化审批流程,24小时发放复工通知书,同时更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绷紧安全弦。武汉开
为加快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武汉城建部门简化审批流程,24小时发放复工通知书,同时更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绷紧“安全弦”。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工人们排队进入实名制测温通道
3月25日,和谐大道(黄孝河—汉黄路)工程正式复工。在现场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一名工人正发动一台汽车吊“热车”。武汉地产集团市政公司和谐大道现场项目经理赵晓龙介绍,大型起重机械必须先“热车”,测试吊臂压力,检查汽车吊上的绳索安全,没有问题才能开始起重吊运材料。
武汉市城建局相关人士介绍,截至3月30日,全市房屋市政工程1920项(标段),已审批复工复产申请1609项(标段)。虽然复工审批流程简化,但是事中、事后监管更严了。市、区建管部门对已开工复工项目严格进行现场检查,消杀等防疫措施不到位坚决停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不到位坚决停工,建筑起重机械、模板支撑、脚手架、深基坑、临时用电等安全隐患不排除坚决停工。小隐患则限期整改。
复工复产后,防疫仍是第一位。建筑工地将依托建筑工人实名制,实行信息化管理。市城建局相关人士介绍:“工人从哪里来,怎么到的,以及过往疾病史都要搞清楚,每日测量两次体温。”此外,对工人住宿区、公共区域每日进行消杀,每间宿舍不超过6人。
在安全质量生产方面,也设置了不少“硬杠杠”: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升降机等重大危险源须经第三方检测维护达标后才能使用;脚手架、深基坑等全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复工前须对建筑物沉降和垂直度进行复核;对现场堆放的钢筋,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作业面未隐蔽的钢筋,出现锈蚀严重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