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李明强)建筑质量安全检测不容忽视,信息化管理不是装几个摄像头就行了,如何对人员、报告、档案等进行集中统一的系统管理?
为进一步宣贯和执行《关于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通知》(厅字〔2019〕361号)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工作,8月9日,湖北省质安协会、武汉建筑业协会联合召开了全省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
会上,湖北中精衡建筑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十堰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武汉中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三家相关负责人作经验发言。
在信息化行业管理经验交流环节,湖北省质监总站副站长董文斌解读了《关于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通知》,省质安总站专家谢玉超介绍了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武汉市、宜昌市、恩施市行业主管部门作信息化监管工作交流,省建设工程检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蓝鹰通报了该委员会工作情况。
此前,湖北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通知》,着力促进检测行业发展,深入推进检测市场整治。
通知规定,要加强见证取样送样信息化管理,在该省推广使用检测样品二维码或芯片唯一性标识;要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监管平台作用,完善省监管平台登录权限管理,各用户单位或个人均使用实名制登录省监管平台,系统将自动记录操作日志,对操作过程实现追溯,加强检测试验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湖北省建立了省级检测监管平台,平台整合了检测机构、人员、设备、检测报告以及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实时数据等信息,极大方便了检测信息查询与检测数据实时监管。随着见证取样送样、收样信息化及检测视频监控的接入工作完成,将实现检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弘提到,当前,湖北省检测从业人员8000多人,一万多亿的建筑检测市场,检测机构给出的数据如果不真实,已导致整个环节陷入错误的轨道,必需追溯源头。
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李淼磊提出,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都需按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才能确定是否合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的一道重要屏障,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建筑工程检测面临的挑战增强。
会后,参会人员一行观摩了中精衡建筑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测机构,近年来,该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化管理建设,2010年初,为响应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求,公司第一时间引进检测数据自动化采集管理软件,建立了人员、设备、工程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检测数据自动化收集,同时提升了公司网络宽带,将检测工作接入互联网,实现了数据实时上传。
经过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在检测化流程管理方面,公司目前使用最新版本的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集样品管理、过程管理、数据管理(采集、传输、处理、输出、发布)、报表管理、检测方法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组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检测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