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话说“光棍节” ——写在11月11日

发布时间:2025-11-11 06:47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有一种鸟叫“杜鹃”,也叫“布谷”,这种鸟的鸣叫声比较特殊,四声杜鹃的发声干脆利落,听着像是“光棍好苦”。

 

话说“光棍节”

——写在11月11日

胡贵玉

 

 

有一种鸟叫“杜鹃”,也叫“布谷”,

这种鸟的鸣叫声比较特殊,

四声杜鹃的发声干脆利落,

听着像是“光棍好苦”。

 

过去经常听到这种鸟叫,

它的声音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这种鸟已不在城里露面,

真不知道它们身居何处。

 

鸟类哪知道人的感觉?

可听起来又那样真切无误,

虽然那年代光棍不多,

但听到这叫声也不太舒服。

         

现在那种鸟,

在很多大城市已经音信杳无,

如今的社会,

从身边看却是多了光棍无数。

         

可能由于入不敷出,

多少汉子财力不足,没娶媳妇,

也许因为压力山大,

多少男人面对婚姻,望而却步。

         

人数越来越多,

日益壮大着队伍,

岁数越来越大,

愁坏了亲生父母 。

         

商家抓住机会,

吸引年轻人关注,

推出优惠活动,

诱惑年轻人购物。

         

单男单女,

互相鼓舞,

单身者们自己做主,

定个节日每年庆祝。

         

十一月十一日,

年轻人为购物而欢呼,

光棍节的前后,

快递员忙得不亦乐乎。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人,

对人生有自己的态度,

传统的爱情观婚姻观,

他们可能认为是一种束缚。

 

不结婚者渐多,

离婚的人不少,

很难说这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

应该说这真是社会的一个痛处。

 

个人是组成人类的元素,

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社会需要减少单身者的数量,

帮助更多未婚的人结为夫妇。

         

帮更多的剩女,

早一天披婚纱当上新娘,

助更多的剩男,

尽快地穿婚服成为丈夫。

 

祝愿所有的情侣都快乐幸福,

祝愿所有的爱情都找到归宿,

让每一个家族都香火延续,

让我们的社会能状态稳固。

 

(作者系湖北省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网评摘编:

 

贵玉战友的这首新作以独特的视角,以“光棍节”为切入点,巧妙关联传统“布谷鸟鸣”意象与现代社会单身现象,从历史变迁中引出当下光棍增多的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了当代社会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引发读者对婚姻、社会结构的思考。作者关注社会,心怀忧思,不仅描述了光棍节的现象,更深入思考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如经济压力、观念变化等,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关切,体现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责任感。

 

诗歌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而是以直白、质朴的语言叙述,如话家常,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

 

在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推崇,呼吁减少单身者数量,帮助“剩男剩女”结婚,组建家庭。这种观点虽是主流,但有些读者会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现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和个人选择的合理性,略显保守。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辩,也是文艺作品思想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与诗作开头的“布谷争鸣”,似也形成了首尾呼应。(韩 楷)

 

光棍节,是近年兴起的一个单身男女节,逐步发展成年轻人的购物节,商家的营销节。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一个缩影,表现为欢快、喜悦。

 

贵玉同志的诗,把民间习俗,单身男女的所思所想、利害得失融入诗中,在轻松快乐中引人深思。购物节的欢乐可以,单身男女的㤯困不必。愿天下有情人早成眷属,愿光棍节逐步远去!(傅祖然)

 

杜鹃啼“光棍好苦”,在我们农村老家叫“光棍扛锄”,曾是旧时光里的浅叹;如今城间无鸟声,却多了现实里的单身族。胡老师的诗,把鸟啼与人间境况相连,道尽时代变迁里的婚恋百态。

 

诗中既有对财力、压力下“望婚却步”的体谅,也有对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生活态度碰撞的思考。光棍节从无奈喟叹变成购物狂欢,背后是年轻人的自我和解,却也藏着社会与家庭的隐忧。

 

愿每一份期待都不被辜负,每颗真心都能觅得归宿,让“光棍”的怅然,皆化作相守的温暖。(王延芳)

 

11月1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不知从何时起,成了光棍节;也不知从何时起,演变为购物节、电商节。诗人胡贵玉先生,对这一社会问题、经济现象,做了细致的观察和哲理性思考,指出“很难说这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唯有祝愿是真心实意的、可以共情的:“祝愿所有的情侣都快乐幸福,祝愿所有的爱情都找到归宿”。由此可见诗人的大爱之心,家国情怀。(董 臣)

 

胡贵玉老师的《话说“光棍节”》,以杜鹃“光棍好苦”的啼鸣为引,将旧日城市鸟影与今日大龄单身群体的现实相勾连,字句间满是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洞察。诗中既道尽单身者因财力、压力难入婚姻的窘迫,也写尽父母的忧心,更点出商家借节营销、年轻人购物狂欢的时代图景,最后回归对家庭稳固、社会和谐的期盼,情感真挚且思考深刻。没有华丽辞藻,却以质朴语言戳中当代人痛点,让读者在共鸣中反思爱情观与婚姻观的变迁,足见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感知与人文关怀。

 

赞胡贵玉老师《话说“光棍节”》

 

布谷声牵光棍苦,诗行漫话世情殊。

昔时鸟影藏城郭,今日孤身叹路隅。

财力难撑婚梦远,压力徒使客心孤。

商家借节谋新利,青年购物乐相呼。

句句切中当代痛,声声盼得爱归宿。

贵玉挥毫皆肺腑,一篇佳作暖心炉。

                                  (李天友)

7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